老外眼中的营改增
自2012年10月开始实施营改增试点以来,江苏省内众多的中资企业都感受到了改革的红利。而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沿,江苏省有2.6万户的外资营改增纳税人。4年多来,营改增对这些外资企业影响如何? 外资企业的老外高管们对中国的营改增又有什么看法和期待呢?
森萨塔科技:营改增是创新的推动力
总部位于美国的森萨塔科技是传感器和控制器设计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先者。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该公司2004年在江苏省常州市成立了子公司。
森萨塔科技全球会计总监马克·奥尼尔介绍说,子公司原本定位为生产制造中心,自2012年实施营改增以来,研发支出能够抵扣的范围不断扩大,减轻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顾虑。这几年,该公司的研发中心不断扩大,如今拥有研发人员290多名,成为总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2016年的营改增,给公司带来了近千万元的减税利好,这对于公司获取新项目、新产线以及竞标新客户订单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全面营改增后,公司在接收发票、开具发票和审核管理发票等方面也变得更加规范,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财务工作的压力和风险。
“中国的营改增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有利于公司中国业务的发展。我们将利用节约的增值税税金增加投资,提高森萨塔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他说。
博世汽车:营改增增加了税负透明度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由博世集团和威孚集团联合投资建立,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中心,专业制造、匹配和销售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及其部件,并提供相关售后服务。2016年,公司实现105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
无锡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高级副总裁米子旭接受采访时说:“营改增对于我们而言,增加了税负透明度,降低了纳税流程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进项税额抵扣,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据了解,自2012年推开营改增以来,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税进项抵扣累计达41.6亿元。其中,受益营改增政策,仅服务费一项就新增进项抵扣9500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在推进高压油泵和共轨油嘴制造项目落地,该项目将于今年12月完工,建成后企业产能将进一步扩大。
东风悦达起亚:用减税的红利反哺生产
2016年,中韩合资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累计销售65万台,销售收入近670亿元,同比增长了6%。谈起营改增,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的财务部部长、韩国人柳锺铉竖起了大拇指:“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规范了内部核算。”
据柳锺铉介绍,自2012年10月实施营改增以来,东风悦达起亚扩大的抵扣项目主要包括广告服务、专利使用权和运输劳务等,其中,2014年~2016年接受的3项服务累计抵扣税款5.5亿元,初步测算减税比例达8%。
“营改增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在于扩大抵扣范围,通过降低税负减轻了运营成本,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柳锺铉说,比如公司每年支出的广告服务费在15亿元左右,营改增后可以按照广告费用的6%申报抵扣增值税,仅此一项公司每年可少缴税款9000万元。
为了顺应税制变化,该公司还组织了多次营改增专题培训,修订了财务管理流程,持续不断地规范了企业内部的核算管理。
“从政策红利中获益后,企业将把节余下来的税金反哺于生产。2016年,我们一直加大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的力度,目前已拥有年产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3万台的生产能力。”柳锺铉说。
佳施建设:和中国企业一样享受到了红利
佳施建设(南京)有限公司是韩国GS建设株式会社投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业务。
全面推开营改增,该公司购进材料、支付建筑服务分包款等均被列入了抵扣范围,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2016年5月~2017年2月,该公司新增可抵扣进项税额3000余万元。2016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营业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3%。
该公司财务部部长、韩国人李炫树说:“作为外商独资企业,我们非常高兴能和中国企业一样享受营改增带来的红利,国税机关主动上门解读税法,也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这场改革中来。相信未来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享受到营改增的利好。(李平榕 本报记者 徐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