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抗战老兵辞世:在病床上行最后一个军礼

02.09.2015  19:07

老人在病床上留下最后的军礼。

  老人获得的纪念章。

        “没想到老人家走得这么快。”当“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送到泰州靖江的抗战老兵陈茂林家中时,政府工作人员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老人已于3天前安然辞世。去世前,老人还念叨着纪念章的事,并在病床上行了最后一个军礼。享年89岁的陈茂林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荣立军功。7年的战斗生涯,让他落下了终身残疾。不过,他始终对保家卫国一腔热血,他的儿子、孙子都被送进了军营,一门三代参军报国。

        16岁参军打鬼子缴获1挺机枪

        陈茂林,1926年4月出生在靖江季市乡肖陈家埭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二。1937年12月8日,日军从靖江九圩港、十圩港偷渡登陆,靖江沦陷。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成立了中共靖江县委和靖江县政府,并建立了靖江第一支武装力量——靖江县独立团。

        1941年2月,陈茂林的父亲被抓去当壮丁,一直杳无音讯。当时,新四军正好从村口过,16岁的陈茂林对母亲说:我要参军“打鬼子”。彼时的陈茂林家中姐姐已经出嫁,母亲身体不好,他再去参军,家里就没人照料了。但是陈母没说什么,而是偷偷从邻居那里借了点碎布,连夜赶制“千层底”。第二天,陈茂林便将“千层底”贴身带着,加入到了粉碎日军“春季大扫荡”的队伍中去,从此戴上了“新四军”的袖标。

        1943年4月15日是陈茂林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靖江县独立团在靖新公路旁边设伏,当13名日军带领伪军下乡扫荡进入伏击圈后,伏击部队突然涌上公路,与敌人展开肉搏战。陈茂林手持大刀,眼疾手快砍伤了一名鬼子,第二刀照着脑袋砍了下去,鬼子当场丧命。这是陈茂林击毙的第一个日军。

        陈茂林生前回忆说,被他击毙的这名日本兵年纪很小,身材也比较小,差不多和他同岁。经过几十分钟的战斗,日军下乡清扫的队伍很快被歼灭。在这次战斗中,陈茂林还缴获了1挺机枪,此后,他就成了靖江县独立团的机枪手。

        7年战斗落下终身残疾,一门三代参军报国

        1943年10月,日伪扫荡季市乡的时候,听说肖陈家埭有好几个参加“新四军”的,便把全村人都抓起来,逼问新四军的下落。村里人在日伪军的威逼利诱之下坚决不说,伪军气急败坏,把村民的茅草屋都给烧了。当时,陈母为了不让日伪军抓住陈茂林的三弟和四妹,就把他们留在了茅草屋内,结果陈茂林年仅9岁的弟弟被活活烧死。

        当年10月下旬,当陈茂林所在的部队返乡时,看到破败的家园,便组织力量开展“反清乡”运动。在3个月的时间内,他们不断袭扰日伪军,拔掉了4个据点,陈茂林击毙了两名日伪军,给乡亲们报了仇。

        陈茂林在参加大小战斗19场后,不幸被子弹打穿下颚,牙齿全没了,长时间不能进食,也不能上场杀敌,只能在后方的医疗所养伤,那时距离抗战胜利只剩下3个月。抗战胜利后,陈茂林又参加了解放战争。1947年,在一次战斗中陈茂林再次受伤,胯骨粉碎性骨折。由于伤势严重,他只得提前退出了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陈茂林被安排返乡,战斗中的伤病让他落下终身残疾。28岁的他家中已经没有其他亲人,于是做了上门女婿。

        将近40岁时,陈茂林和妻子有了第4个孩子——严军。晚来得子的陈茂林对儿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但惟独在参军入伍的问题上,他坚决不同意儿子的想法。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一样,陈茂林逼着严军参了军,并亲自送儿子上了南下的火车。

        当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陈茂林心中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他从不后悔为新中国输送年轻的战士。退伍回来的严军只对儿子严启鹏说了一句:“你爷爷是对的,部队真是锻炼人呐!”陈茂林82岁那年,得知孙子严启鹏如愿考上军校,激动的两宿都没睡。如今,严启鹏已经入伍7年,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在江苏边防总队江阴边防检查站服役。

        病床上留下最后的军礼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老人生前显得尤为激动,毕竟他参加过当年的战斗,经历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曾到医院了解陈茂林的情况,并告诉他,中央要给抗战老兵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爷爷很激动,他很想亲手戴上纪念章,去参加阅兵。”严启鹏告诉记者。可是陈茂林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住院期间,陈茂林最关注的就是关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新闻,每每看到和自己一样的抗战老兵,他都会不由自主地行一个军礼。

        8月16日,陈茂林在医院安然辞世。“爷爷直到临终前,都盼望能拿到纪念章,可惜还是迟来了3天。”严启鹏不无遗憾地说,在爷爷的最后一刻,他突然来了精神,然后行了最后一个军礼。(雍冉冉 于英杰)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