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老人棉布堵刀口20多年 养女打两份工筹药费

28.01.2016  10:36

    20多年前三次失败的手术,不仅让当时已步入中年的吴兴荣身体备受摧残、骨瘦如柴,也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陷入了困境,负债累累。为了家庭和年幼的孩子,她隐瞒家人放弃治疗,20多年来,自行打理。2015年8月,她高烧不退,再也熬不过去,才对女儿说了实情。正在南京打工的女儿闻讯将其送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却接到了病危通知书。

  瞒着家人20多年

  她用棉布自己清理伤口

  在南京江宁区顺达佳苑31栋一楼的一个车库房内,记者见到了卧床的吴兴荣老人,今年54岁。多年的病痛折磨,让她看起来要苍老许多。陪伴她的还有老伴和女儿刘成芳。房子很小,一个小小的取暖器照亮着房间,也带来了一些温暖。

  刘成芳今年30岁,“妈妈一直瞒着我,我在外打工,每次回家她都不说。去年8月,她连续高烧,爸爸打电话告诉我,我才知道。”刚说了几句,刘成芳哭了。这一家三口来自安徽省来安县施官镇桃庄村,刘成芳7岁时,吴兴荣因为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正是这个手术让她在之后的20多年饱受折磨。

  “妈妈当时做了三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回家没多久就引起了肠瘘,刀口复发,第二次手术在明光中医院做肠瘘结肠手术,术后回家半年,再次疼痛难忍,第三次检查确认肠子穿孔了,必须切除。三次手术后的刀疤依旧有一个洞口没有愈合,刀口一直往外流出分泌物和液体,并且带有一股刺鼻的异味。这时,家里已经欠了很多债务,借钱也借不到,妈妈放弃了治疗。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每天用棉布堵住自己身上的瘘口,谁也不知道。妈妈每天替换清洗着棉布,一换就是20多年。”刘成芳的泪再也止不住了。

  为什么这么多年没去治疗?吴兴荣老人表示女儿在外打工,不想给女儿增加负担、增添麻烦,只是独自承受这一切痛苦。

  老人一度要放弃

  2015年8月,吴兴荣高烧不退。正在南京打工的刘成芳闻讯赶回安徽将其送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却接到了病危通知书。

  “住院当天就做了全身检查,没想到当晚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医生说妈妈的病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糟糕,我和爸爸都吓傻了!怎么会这样,我和爸爸请求总院不要放弃治疗,在签了病危通知书后,就开始了急救措施。”刘成芳告诉记者,就算病至如此,母亲却安慰他们,“没事没事20多年都熬过来了!

  医生告诉刘成芳,病人必需做手术才能痊愈,但现在病人的体质根本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风险!必须要把身体养好,才可以进行手术。“20多年的肠瘘把妈妈折磨得骨瘦如柴,体重只有36公斤!”刘成芳面对母亲,心疼不已。

  记者了解到,在住院的一个月时间里,老人的病先后花了14万,已花光了老人和刘成芳的积蓄,而真正的手术还没有开始,后期估计还需要40万元。

  当得知需要花费这么多钱的时候,老人想放弃了。

  “别治了,我们回家吧。”吴兴荣老人对女儿说,“别说没钱,就算借到钱治好了,这么多钱怎么还,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自始至终,老人依旧为女儿着想。

  巨额费用

  打两份工也是杯水车薪

  记者了解到,老人目前正在努力增加营养,而这营养就需要借助外来营养液吊瓶缓慢注入,每瓶108元,每天4瓶。为了省钱,他们搬出了医院,和女儿一起租住在车库房。“把妈妈身体养好,就可以做手术了。”刘成芳没让老人回安徽老家,怕老人病情反复,再出危险。

  “我和丈夫的关系一直不好,已经有段时间没联系了,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个人扛着。”刘成芳表示,能借的都借了,目前她每月的工资只有2000块钱,为了帮母亲筹集手术费用,她下班后还要到饭店、火锅店做服务员,一直工作到深夜。

  “她初二就被迫辍学,打工挣钱,进过工厂、做过饲养员等,孩子的命也很苦。”刘成芳的父亲告诉记者,刘成芳并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而是他们抱养的。“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他们把我养大,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刘成芳说,虽然手术费尚无着落,但自己必须坚强。

  “手术以及后期恢复的费用,大概还需要40万,我一个人无力承受。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帮帮我,给妈妈一个活下去的希望。”刘成芳哭了。

  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扛着母亲生的希望,巨额的治疗费用已渐渐把他们一家逼入绝境。如果你能帮她,请伸出援助之手。(本报热线:025-84686500)

  母爱之大,反哺不足报之

  离开狭小的车库房,记者的眼睛有些湿润,不是因为刘成芳,而是因为她的母亲吴兴荣。且不论刘成芳是养女或是亲生的,乌鸦尚知反哺,长则反哺六十日。对于正常人来说,赡养老人,是为人的基本原则,刘成芳只是做得更好。

  让人心疼的是吴兴荣老人。她的眼中,记者看不到一丝绝望的眼神,有的只是安静。或许,女儿能这样为她而奔波,没有抛弃她,就是她心中最大的慰藉。

  20多年来,为了不让在外漂泊的女儿担心,老人自己清理伤口,每日用一块棉布擦洗、盖好,不让异味散出。老人就这样维持着自尊,不想让他人侧目,更不想让女儿为其担心。

  我们可以想象,对女儿说一切安好时,支撑她的只有对孩子深深的爱。当病痛最终击垮她的身体时,却丝毫动不了母爱,她依旧为女儿着想,一度要放弃。

  刘成芳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母爱。而这简单的母爱,我们又当以何报之?(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