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城市 法律相伴】江阴“三结合”提升专项活动质效
江阴市司法局围绕打造发展充满活力、环境美丽宜居、文化富有特色、社会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做好“三个结合”,积极提升城市社区依法治理能力、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和法治文化品质。
一是结合“七五”普法开局。 以“法润暨阳”为品牌引领,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主题,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服务城市发展,做好“七五”普法开局。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管理、服务全过程;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市、镇(街道)政府及各部门普遍聘请法律顾问;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培训和教育考试考核制度,开展“诚信守法企业”评选活动,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法律风险防控宣传,强化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试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将律师、检察官等专业法律人士纳入法治副校长队伍,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依托道德讲堂等阵地,组织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等开展法治宣讲,引导市民提升法治意识和道德境界;组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向全市发出“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共创美好城市生活”倡议书,大力推广实施村规民约,提升社区的依法治理能力和市民的法治规则意识;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益民服务,加大微信、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建设和应用力度,构建“江阴网络普法联盟”,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共建共享。
二是结合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积极打造全新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先总后分”的工作流程、“统分结合”的工作制度、“分而不散”的职责体系,全力提升中心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统一改造和规范各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化设置和“背景墙+柜台式”开放服务模式,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八里沿江、十里运河”法律服务团、“三农”法律服务团、澄江法律服务团作用,不断完善15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家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15个公证联系点、243个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28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建设,全力打造“公共法律便民服务圈”。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积极发挥已成立的人民调解员协会、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普法志愿者队伍、消费者委员会法律服务社、阳光心理咨询服务所等社会组织作用,为群众提供身边的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服务,提升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大力推广智慧法务,有效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法治公交车、基层法治宣传栏、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宣传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和12348便民服务事项、范围及成效,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
三是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发掘和保护本地传统法治文化,推动法治文化与本土特色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群众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植入各类文化艺术表现形态,组织市法治文化研发推广中心人员创作一批法治文化产品,局法制艺术团演出一批法治文化精品,优化提升法治文化阵地,打造法治文化江阴品牌,积极营造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以解决新市民维权和基层困难群体的法律服务为重点,组织在新市民学校、农民工、外来人口集聚的企业、工地、小区等,定期开展治安管理、交通文明、进城务工、社会保障、居住落户、纠纷处理等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市民调委会和基层法律服务站点作用,帮助新市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联合文明办和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尊法守法好市民”宣传活动,加强文明守法典型事迹宣传。在12月“法治宣传月”期间,大力开展交通法治文明和宪法宣传活动,提升市民法律素质。进一步规范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加强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权益保障,扩大援助覆盖面,切实做到“应援尽援”,确保法律援助在深入基层、扶助百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