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 考验中国货币政策取向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
由于圣诞假期来临,美国部分经济数据提前公布。当地时间23日,美国商务部将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上修至5.0%,创11年最快季度增速。消息公布后,美元指数升破90,为八年半来最高,道指也史上首次站上18000点大关。
有人要问,美国经济是否已经重新回归领头羊地位?事实上,这是个伪命题。因为美国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领头羊,只是这只领头羊有时候跑得快一点,有时候跑得慢一点。但是问题来了,经济数据超预期转暖,预示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会早于此前预期到来。
公开报道显示,美联储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开始加息。在最新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17名美联储官员中,有15名预计明年首次加息。而美联储6月会议上只有12名官员预测明年加息。强劲的经济数据无疑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明年中期加息预期。
一旦进入加息周期,也就意味着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本土的时刻到来。以1994年和2004年美联储的两次加息为例。1994年,净流入美国的金融资本总计1767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了86.56%。2004年,净流入美国的金融资本总计9789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了59.68%。另一方面,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对新兴市场国家意味着巨大风险。加息后伴随的国际资本流动变化恐将加速对新兴市场“抽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所需的廉价资金流入也将随之下降。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由于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对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每况愈下,今年11月的不对称降息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从此次降息之后,开始了新一轮下跌。一旦美联储提前加息,是否会引发中国境内的套利资本加速外流,尚难得知。一方面,我们需要引导资金成本下行;另一方面,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的基础上基本稳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甚至忍受短期的阵痛,或是不得不面对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