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冬候鸟“明星”现身沿江湿地
南飞过冬的鸟儿已抵达南京
1
紫翅椋鸟
东方白鹳
白琵鹭
开栏语 候鸟的迁移,是为了生存,也被视作是一种承诺。8月份,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在骄阳的烘烤下,然而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已经聚集,候鸟们早已感受到大自然微妙的变化,它们整装待发,只待9月西北风吹响集结号,上百万只候鸟就开始离开繁殖地陆续往南迁移。眼下,不少冬候鸟已经飞抵南京,或是路过,或是留下越冬。因为对这些不远万里辛苦迁徙的鸟儿来说,南京的冬天温暖而慷慨。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南京冬候鸟系列栏目,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大自然美丽的精灵吧。 同时本报开通“南京冬候鸟”征集令,如果您发现南京哪里有冬候鸟,或者您对冬候鸟有深入了解,可拨打热线电话13913899265,将您发现的冬候鸟分享给我们。 最近一段时间,南京的天空格外热闹,罗纹鸭、绿头鸭、赤麻鸭、黑腹滨鹬(yù)、灰背鸫(dōng)、红嘴鸥、鸳鸯等冬候鸟大部队都已抵达南京。除了每年都到南京过冬的“老朋友”外,今年紫翅椋(liáng)鸟、白琵鹭、东方白鹳等稀罕的冬候鸟“明星”也出现在沿江湿地,让南京的观鸟爱好者惊喜万分。 交汇点记者徐昇 高“颜值”的紫翅椋鸟来了 江苏位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的中间点位置,是我国比较重要的候鸟迁飞通道,南京处于这个通道的边缘地带,会有大批的鸟类借道南京,短暂休憩,或者在南京度过整个冬天。江苏野鸟会的一位观鸟专家告诉记者,上个月,野鸟会成员兴奋地发现了紫翅椋鸟的踪影,发现地在江北一带。紫翅椋鸟是欧洲和北美都很常见的鸣禽,属于八哥类,但在中国地区很少见。紫翅椋鸟造访南京,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南京,紫翅椋鸟属于冬候鸟,数量较少,难得一见,只有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才会偶有发现。”专家介绍说,南京的石臼湖、六合龙袍沿江湿地、浦口绿水湾沿江湿地是很多观鸟爱好者常去的地方,人们在这些地方曾见到过美丽的紫翅椋鸟。 紫翅椋鸟“颜值”颇高,它的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有意思的是,到了春天,紫翅椋鸟就会“变装”,黑色的嘴巴变成黄色,这说明它们已经到了繁殖期,该北迁“娶媳妇”了。鸟儿的羽毛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羽色差异是相当大的,这是为了方便它们夏季繁殖,而到了冬天有利于栖息躲藏。 “紫翅椋鸟在南京大约停留一个星期就会离开,一路飞往新疆。”专家告诉记者,等到了明年春天,紫翅椋鸟会变得食量大增,几乎一刻不停地进食,因为它们又将离开新疆,做一次长途旅行。 除了紫翅椋鸟,在南京常见的椋鸟还有灰椋鸟、丝光椋鸟、黑领椋鸟等等。椋鸟家族包括一些重要的食虫鸟类,翅较尖,尾短而呈平尾状,有的为地栖性,有的为树栖性,喜结群。它们叫声嘈杂,善仿其他鸟的叫声,有些种类在饲养条件下可学人语。有些品种是吃昆虫的能手,巢常营于树洞中。 “国宝”东方白鹳在江面优雅盘旋 这几天,在观鸟爱好者的朋友圈里还流传着一个好消息:东方白鹳也来南京了,而且是100多只!“几乎每年都会有鸟友在南京沿江湿地发现东方白鹳,但数量只有零星几只,在南京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现过数量如此庞大的群体。”南京自然摄影师范明告诉记者,过去即使是几只东方白鹳,也会吸引所有鸟友的目光,别说这次发现了100多只。 据介绍,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东方白鹳,属鹳形目鹳科,体长约1.2米,翼展近2.2米,除飞羽黑色外,余部体羽白色,喙黑色,眼部裸区和脚为红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种,同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目前,东方白鹳全球数量已不足2500只,属极度濒危。因为数量少,每一只都是当之无愧的重量级“国宝”。 “东方白鹳在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越冬。其实,好多年以前,我们在南京能看到不少白鹳和白鹤,现在越来越少了。”范明惋惜地感叹道,如今大型涉禽喜欢的生存环境已消失殆尽,人们的过度开发,沿江湿地里浓重的人工痕迹,导致大型涉禽在天空盘旋、观察后选择离去。 正因为这些大型涉禽已越来越少见,当12月1日清晨有市民在南京淮滨路江边看见上百只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并拍下照片时,观鸟者都沸腾了。当时,它们在淮滨路附近的河道通江口附近盘旋,在清晨的薄雾中缓慢优美地飞舞。它们始终在距离江面近百米的位置,大约30分钟左右,便转头顺着江边飞走,很快就消失不见。 “说不定这群东方白鹳现在还没有离开南京。”范明说,由于前段时间比较温暖,冬候鸟飞抵南京的时间比去年晚了十几天,也许这群东方白鹳还会在南京多停留几日,然后飞往鄱阳湖越冬。一般来说,东方白鹳于每年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组成群体分批地往南迁徙。迁徙时常集聚在开阔的草原湖泊和芦苇沼泽地带活动,沿途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停歇,它们最终大部分都会前往鄱阳湖聚集越冬。 珍稀的白琵鹭 昨天又光临龙袍湿地 “今天我到龙袍观鸟还看到了白琵鹭,大约有七八只,昨天在绿水湾也发现了5只白琵鹭。”范明告诉记者,白琵鹭是中国濒危珍稀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名录,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近的一次数据统计,白琵鹭在全球的总数量是3.1万至3.4万只。多数国家只有几百对,有的国家已经绝迹。 而在11月上旬,市民在浦口桥林街道的一个乡村河道的芦苇荡里也发现了白琵鹭的踪影,数量有十余只,它们很警觉地停留在芦苇荡湿地里,引得不少观鸟爱好者争相前来一睹芳容。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白琵鹭一部分常年留在南方,另一部分则在春季迁徙到北方繁殖,十一二月份南迁。最近,南京的观鸟爱好者在好几个沿江湿地都看到白琵鹭的身影。 白琵鹭的长相很特别,全身羽毛白色,它的嘴长而直、扁阔似琵琶;眼先、眼周、上喉裸皮黄色,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白琵鹭长相漂亮,不仅少见,还是荷兰的国鸟,深受人们喜爱。白琵鹭喜欢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 范明告诉记者,在六合龙袍沿江湿地、浦口绿水湾沿江湿地还能看见一些越冬的雁鸭类以及猛禽,还有鸻鹬(héng yù)类水鸟。与大型涉禽短暂停留南京不同,它们会在南京悠闲自得地度过整个冬天,直到明年三四月份才离去。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