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人大代表徐成柏:履职不负重托 解难情系民生

28.07.2016  18:09

        新华网南京7月28日电(戚轩瑜  高蕾 李文俊)徐成柏,现任淮安市洪泽县岔河镇唐圩村党总支书记。作为洪泽县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访民情、听民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老百姓切实办好事、做实事,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敢较真”的代表。

        谨记责任,为百姓代言

        “作为代表一定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要对得起选民给我们投下的庄重一票。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要深入一线掌握实情,切实为民办实事”。徐成柏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群众对唐圩村直东路破损严重,影响出行,阻碍交通,意见很大,徐成柏在县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为策应白马湖开放拓宽直东路唐圩的建议》,引起交运部门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目前该案例已于6月起施行。正是凭着他这股较真劲儿,使老百姓所反映的抗洪路和群众的生命线得以落实。

徐成柏到农村调研特色农业的发展情况。

        议政督政,为百姓办实事

        “当代表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认真地议政督政,为百姓办实事。”徐成柏正是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行动实践着“为民实事”的誓言。

        唐圩村是洪泽县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前,虽有较为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但农田基础设施较差,河塘沟渠失修,排灌设备老化,有水难以用上,道路缺损,田块零乱,不利于机械耕作和规模种植,很难增产增收,挫伤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2014年本着“依托资源、突出特色、示范引导、打造精品”的原则,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目标,以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岔河镇沿湖片高产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开展土地整理,着力打造千亩优质小麦水稻生产板块,千亩高产经济作物生产板块和千亩生态养殖板块,实现农业布局区域化、高效农业园区化。

        在建设中,岔河镇唐圩村土地开发整理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项目区内的散乱村庄进行全面整治,全面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道路、公益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等建设。整个项目区建成后道路畅通、田块规整、灌排自如、林网秀美、环境优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现代农业、农村示范区,将有力增强岔河镇高产农田项目建设的影响力,提升农业农村的标准和形象,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推动岔河镇农业、农村全面升级。土地复垦、城乡挂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成后,新增耕地1157.34亩对外发包,仅此这一项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0万元。

        依托集体,为百姓谋利益

        徐成柏依托集体所有的土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采取法律手段,对村集体向外发包的资产、资源进行及时清理,特别是已经到期、显失公平、无法履行责任条款的合同,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合理价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对外发包、拍卖,保证集体收益最大化。

        岔河镇唐圩村全村利用村里河滩、荒地,采取村干部集资、信用部门贷款、村民入股等渠道筹集资金2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鱼塘356.06亩、标准化鸡舍6栋和益民秸秆综合加工厂对外租赁,当年获利20万元;该村还积极把握市委发展有机绿色经济的契机,整合补助资金,利用一年时间,建设芡实基地523亩,新增白马湖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195亩,引进种植大户合作经营,村集体年可收入20万元左右。

        近年来,岔河镇唐圩村在徐成柏的带领下,依靠资源优势,勤思善变,内挖潜力,采取多种模式,广开集体增收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5年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900元。全村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铺设了7条,全长达10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投资380万元,架设桥梁20座、排涝泵站5座、提灌泵站49座,自灌洞4座、防渗渠4600米;投资20多万元架设路灯54盏,方便了夜间行人;筹措资金65万元,兴建占地60多亩的一星级康居示范村;投入10多万元资金,改水700多户、改厕650户,建沼气池268个,为全镇铺开小康文明村建设树立了样板。另外,每年村两委向特困群众、病灾户、五保老人、军烈属、80岁以上老人慰问,让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这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不仅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更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