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让我们与客观理性同行

31.07.2015  08:57

  ——本报“还原真相”刊发《“苏州警察对溺水儿童见死不救”?》之后

  新华报业网讯 29日,本报发表《“苏州警察对溺水儿童见死不救”?》,还原了苏州警方主动施救并多次拨打120的真相。这一报道,被大量网络媒体转载并在微信朋友圈热传。

  当日下午6点多,记者在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江苏”看到,发布这一报道的微博,转发、评论达到1300多条。“这是今年少见的热门微博!”微博管理员李警官说,“最让我感慨的是,由媒体这个第三方做出的调查有很强可信度,有些网民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当时的情况,一边倒批评警察的舆论明显变了。

  逐一阅读该微博后500多条评论及“名城苏州网”等公众号相关微信的评论后,记者发现,网友们基本形成三大阵营——批警察、挺警察和呼吁别乱“”的。

  较之“警察见死不救”视频发布后,网友齐声谴责、谩骂警察,此时批评警察的声音,也多了些建设性,如“现场警察表现不好,有些漠不关心,至少应该安抚下孩子亲人,并作出解释”。挺警察的声音,有基层公安机关的观点,“大多数一线民警救援不是专业的,等待专业救援力量也在情理之中”;有警察个人内心的委屈,“我是公安系统的一个基层窗口工作者,我常碰到有人说我们浪费‘纳税人’的钱,明明是他们自己提过多无理要求……我只是做了这个工作,并不代表我就是万能的铜头铁臂”;还有普通群众结合亲身经历,说“我觉得现在的警察都是很敬业的”。当然,跳出具体事件,呼吁一些人理性发言、别乱“”的网民也有不少。

  “新华日报还原真相后,一边倒的舆论被取代,这说明专业媒体的责任担当非常重大,有助于人们回归理性,冷静对待发生的事实。”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陈霖点评道,“这样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发布信息如果缺少理性态度、专业准则和基本自律,就非常容易引发舆论的极化和偏颇。对这种情况的矫正、纠偏,专业媒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陈霖告诉记者,反映“警察见死不救”的视频,激发强烈舆论反响,并非个例。就目前报道的情况看,不完整视频是个导火索。在这件事以及其他诸多热点中都能看到,事实重要环节的缺损,不管是否故意,对激发情绪化的反响或者偏激的意见,有着直接的作用。未加核实的转发推波助澜,极易引发舆论狂潮。偏颇、纠偏,就出现了大家常说的“反转”。

  “只要有‘官民’关系存在的事件,网上的议论多数是谴责官员、批评公权力的。”省社科院研究员陈颐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首先是一些官员没有做到官员应做的,一些公权力没有为民所用、规范使用。其次,很多政府部门在发布信息、澄清事实上,依然抱着一种必须万无一失、全盘调查清楚才能说的观念,有的内部还规定“谁说谁负责”,而网民说得早、说得快,自然容易占领舆论先机。第三,不可否认,有些人对社会不满,有的是因为曾经受过不公正待遇,心中有怨气,有的虽然没有这样的遭遇,但也选择站在社会对立面,喜欢对事件煽风点火、对不同意见者孤立攻击。

  陈霖提醒记者,不要忽视还原真相报道传播后,依然有强烈的舆论对峙状态。他分析:“对峙舆论,针对的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相关事实本身,而是社会可能存在的事实和这些事实留下的情绪与观念,譬如确实有公权力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处置不当。”对于“否定性舆论库存”,他认为,极端舆论意味着社会裂痕的存在,作为媒体,对此同样要客观、冷静和理性引导。

  苏州一位年轻警察对记者感叹,社会对警察要求越来越高,而警力配备普遍不足,警察的一点点问题都会通过网络被放大,警察应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能惊慌失措,面对舆论的批评,也不能沉默不语。他还希望网民能理解,因为警察也是普通人。

  从一边倒的批评,到较为理性的争辩,本报这篇“还原真相”报道引起的舆论变化,也让人思考:面对热点,我们是否曾经缺失过客观与理性?面对舆情,相关部门、媒体应该如何更好地履行责任?陈颐发现,很多关心热点事件、能够理性评判的人,依然是不在网上发言的“沉默的大多数”,但网上公道话、理性话多了——这令人欣慰。的确,在网络上,我们都应该自觉与客观理性同行。本报记者徐冠英林培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