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不要使用  来源不明的WiFi

08.11.2015  22:47

  现在到咖啡馆、商场等公共场所使用公共WiFi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些市民还经常在公共WiFi环境中使用手机支付功能,但在不安全的WiFi环境中,银行账号等隐私信息可被黑客轻易获取。近日,就有网友发帖说因为使用公共WiFi银行卡被盗刷,那么在公共场所“蹭”免费WiFi,如何防范银行账户信息被盗?

   免费蹭WiFi

   个人信息可能被盗

  据一位网友爆料,有一次在某咖啡厅上网,打开手机的WiFi无线网络进行搜寻,发现两个和咖啡厅WiFi名称相似的无线网络,其中一个不需要密码就可以连接,他没有多想就点击了那个无需密码的WiFi连接。之后,他便在网上商城购买了物品,通过网银进行了支付。几个小时后,他的手机却收到了银行发来的信息,称其网银账号已经被人转账5000元。

  据专业人士介绍,有的不法分子的确会事先设置没有密码的WiFi网络,吸引手机用户使用。如果连上了这种钓鱼WiFi网络,手机信息很可能被相关软件破解,用户的个人信息也会被复制。

  在这种环境中,不法分子会使用软件复制手机用户所有上网数据并解密,随后手机用户浏览过的网站,登录的账号、密码,聊天记录全部都能被“钓鱼者”看到。

   网友建议不要使用

   来源不明的WiFi

  大部分网友认为,应建立良好的WiFi使用习惯。首先,在公共场所最好优先选择有密码保护的公共网络,尽量不要使用来源不明的WiFi,尤其是免费又不需密码的WiFi。原因很简单,运营商在WiFi组网时都会部署很多安全措施,例如需要身份认证、使用客户端软件等。

  其次,使用浏览器登录网站时,如碰到需要用户输入账户名和密码并弹出“是否记住密码”选项框的情况,最好不要选择“记住密码”。如果要登录手机银行或者支付宝类网站,最好不要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进行,优先使用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专用应用程序。

   尽量不用免费WiFi

   登录手机银行

  目前,各大银行基本都拥有自己的手机银行客户端,而且手机银行因其便利性、及时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在一些提供免费WiFi的场所,市民一旦连上钓鱼WiFi,手机用户的操作记录就会被复制,并被不法分子用相关软件破解,如果这期间刚好用过手机银行,银行账户信息就很容易被盗取。

  使用手机银行既便利又实惠,但手机银行的安全性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大银行虽已针对手机银行出台相应的风控措施,如交易全程加密、登录超时失效、登录IP变动提示等降低手机银行交易风险的措施,但广大居民在使用手机银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使用手机银行时首先要对下载的银行移动应用程序安全性进行确认,警惕假冒的应用程序和假冒成银行或银行工作人员发来的信息;如果使用WiFi联网,则要确保无线网络安全的情况下再连接至手机银行站点或应用程序,尽量不要在酒店或咖啡厅等不安全的无线网络下使用手机银行,如果在公共场合下查看银行账户,要注意安全并在结束查看后立即更改相关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