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互联网行吗

17.03.2015  09:12

  通过网络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边远地区

  新华报业网讯 “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边远地区。”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谈到城乡教育公平话题时如是提议。俞敏洪设想:北京的老师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的互动设备给位于青海某农村小学课堂里的孩子们上课,学生们可以随时与北京的老师对话互动。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而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的当下,俞敏洪的设想无疑很诱人。那么,互联网能否真的充当城乡学校优教资源共享的“推手”?记者以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几所农村学校为“样本”,进行了摸底调查。

  网络宽带已“伸入”偏远村小

  “我们学校是响水最偏僻的一所农村小学,离县城有35公里。”14日,响水县新荡中心小学校长庄万荣说。新荡小学现有1-6年级12个班456名小学生,规模在农村学校中属于“小弟弟”级别。不过,谈起学校电子装备,庄万荣显得有点兴奋:“最近两年,学校电子信息化装备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

  庄万荣说,2014年学校新增加了50台高标准的惠普电脑,加上原有的50台龙芯电脑,这样学校就有了两个电脑教室供学生使用。同年,全校54名老师,每人配备了一台惠普笔记本电脑,电脑里都装了电子备课系统。现在老师在每个教室上课都可以用多媒体教学。

  “这些电子设备是县里统一装备。”庄万荣说,这两年县里按照省里要求狠抓义务教育均衡,各学校都按同样的标准配置教学设备。

  异地“同步上课”还没到那一步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身兼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之职,是一位在圈内颇有名望的语文特级教师。

  “我经常在县教育局的教学资源平台上看孙校长的课件录像,很受启发。”洪泽县东双沟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学校,校长刘兆龙也是五年级语文老师。“学校的宽带是县里统一建的。”刘兆龙说,县里2011年启动校校通宽带建设工程,2013年全部到位。“我们的宽带是千兆光纤接入,网速比较快。

  东双沟镇中心小学作为淮安市的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能否同步分享市里最好的小学老师上的课?“这个眼下还做不到。”刘兆龙解释,异地同步上课必须有录播教室,而录播教室在苏北地区还很罕见,洪泽县不超过3个,而建设一个录播教室需要投资几十万,以当下的财力短期内很难普及。“城乡生源素质也不一样,淮安市顶尖小学老师上的课,农村孩子未必能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