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葬”之路,更需获得文化认同

26.03.2015  09:12

  推行20多年仍遇冷,南京九成生态葬集中在一家墓园——

  新华报业网讯 清明前夕,记者在南京各大墓园采访时,发现两件新鲜事儿:雨花功德园3公里长的壁葬墓墙顶上正在安装太阳能电板,月底竣工,年可发电60万度,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出售;下月初,知青文化墙将在墓园落成,成为南京首个为20万下放知青打造的“记忆长廊”。

  壁葬墙上安装太阳能发电,在国内尚属首家。功德园负责人阮峰介绍,这样做既防水隔热、美观,还给了陵园一次新的生命,成了绿色发电站。“我们有全国最大的室外壁葬群,不能浪费资源。

  不能浪费的,不只是阳光。登上山坡俯瞰,整个墓园围墙已全部改造成壁葬墙,设有1.5万个壁葬位,相当于100亩地的容量。功德园占地200多亩,已开园15年,如全部建传统墓,土地早就消耗殆尽,但生态葬让这个墓园至少还能再维持15年。

  “节地生态葬,是化解‘墓地危机’的必然出路,但认可度仍很低。”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990年倡导生态葬起,全省只有3万多人选择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认可度不足1%;江苏是最早开展壁葬等节地葬式的省份,目前7900多处公墓建有800多万个壁葬位,使用率仅两成,但已节约土地6000亩,这对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江苏来说,非常珍贵。

  节地生态葬不仅对环境有利,价格也相对便宜。南京一个普通墓地要六七万甚至十几万,壁葬只要1万多元,生态葬还奖励1000元。但价格杠杆、激励举措,在推动绿色殡葬上,并不灵验。对此,经营墓园15年的阮峰认为,除了观念阻碍外,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找到文化认同感,“只有文化认同,才能产品认同,太阳能发电站也好,知青墙也好,都是为了打造具有生命礼仪的殡葬产品,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寸土寸金的地方,都是这样做的”。

  但事实上,南京搞壁葬、生态葬的经营性公墓有十多家,绝大多数墓园的生态葬,无人问津。南京20多年来近万人选生态葬,九成葬在功德园。同样是节地葬,为何有的“叫座”有的“遇冷”?“生命礼仪的创意和氛围更关键。”阮峰分析说,去年功德园售出1300多个墓穴,壁葬、不占地的生态葬和传统墓葬各占三分之一。价格便宜是壁葬生态葬的优势,但很大一部分人不是冲便宜才选择绿葬方式,1000元生态葬奖励极少有人领,就是明证。

  最初搞知青文化墙,引发了墓园管理层的争议,因为投入要几百万。但搞起来后,大批知青把这里当成追忆往事之地,每年还要搞“知青公祭”。功德园通过寻访,将一批英雄知青免费迁了回来,并打造文化墙,把南京知青这段历史刻在纪念碑上。清明前,240米长的文化墙背面已镶上知青的巨幅黑白照片,正面是7000多个壁葬穴位。墙内是一座公园,大草坪、小池塘、亭台和石凳,阳光下,这里没有一般墓园的压抑感。“南京有20万知青下乡,全国有几千万青年走到农村。这代人都已进入暮年,如果他们认同这段文化,那么,这样的壁葬方式,他们就不会排斥,节地葬就‘营销’成功了。”阮峰说。

  不管什么葬式,对环境的侵占都难以避免。南京江宁、苏州吴中等城市周边的青山,很大一部分被墓地“占领”,等墓地卖完,“青山已白化”,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墓园是安葬逝者的地方,能不能让墓园不再为后人畏惧、不只是清明来走一遭?”阮峰坦言,美国很多社区周围常可见成群墓地,边上就是咖啡馆,生与死的距离,是如此接近。而国内很多大城市,想找一个公共悼念的空间都没有。“这也许是东西方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不一样,但每个个体都是一段历史的映照,不应畏惧。”阮峰表示,“当墓园卖完之后,我们给城市留下什么?希望有更多被墓地侵占的青山绿水,都能转向生态葬式,都能获得文化认同。”本报记者唐悦

  本报实习生 孙韵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