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发展的“绿色脊梁” 扬州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

19.10.2016  11:04

  9月30日闭幕的扬州第七次党代会上,该市明确规划了未来五年的十件大事。10月10日,扬州新一届市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体调研,主题就是十件大事里建设生态扬州的头等大事——江淮生态大走廊。

  当天,常委们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体乘车视察环邵伯湖大道,随后又坐船视察高邮湖。市委书记谢正义趁热打铁在船上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他说,“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是呼应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保障南水北调清水北送的头号工程。我们要不等不靠、真抓实干,力争五年有现实模样,十年基本建成。

  过去五年,扬州的生态建设可圈可点。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生态市,国家生态县(市、区)称号,获授牌地区占了全省的1/3;投资100亿元实施“清水活水”工程,实现城区河流活水清水全覆盖;让所有人享受生态福利,着力打造城市花园体系,把最贵的土地拿出来建老百姓身边的体育休闲公园。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用扬州人自己的话说,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挺起扬州发展的“绿色脊梁”,这条大走廊既是国家水运航道,也是淮河入江水道,更是南水北调通道。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扬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服从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的核心工程、龙头工程和战略工程,也是推动扬州从沿江地区“一体两翼”向沿江沿河联动发展转变,从“瘦西湖时代”走向“高邮湖、邵伯湖时代”。大走廊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带一廊”,其中,“一带”为沿京杭大运河、高水河、芒稻河、廖家沟、夹江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生态带;“一廊”为沿潼河、三阳河、新通扬运河、夹江形成的清水走廊,总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先导工程就是保护。调研会前后,扬州市环保局长金春林都在忙着对七河八岛、三河六岸区域砂石场码头关闭搬迁进行拉网式检查。他告诉记者,目前各区县大部分关停搬迁到位。生态修复工作也在陆续展开;明年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全部要达一级A标准,目前正制定提标方案;全力推动高邮湖争创国家良好湖泊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不仅高邮湖,扬州宝应湖、邵伯湖也在争取纳入国家良好湖泊试点,并实施“5个3工程”,即三湖的3公里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养,还湖、还湿地、还林,每年还湖面积不少于3万亩。

  从规划上看,高邮大部分乡镇都在生态大走廊建设范围内。已在8月进场的高邮湖堤加固工程正在马不停蹄施工,明年春节前这里将有一条全程亲水的林间马拉松赛道全面开放,加上点缀其间的运河13处明清古文化遗产点和特色渔村,一处特色鲜明的集运动休闲观光、城湖河林相映的生态特色景观呼之欲出,目前工程量已完成1/3。市委书记勾凤诚介绍,高邮围绕争创国家良好湖泊,开展河流整治土壤治理,加快百里湖堤运动风光带建设,未来五年将把高邮湖打造成维护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环境的“江淮明珠”。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扬州市根据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五可”原则,正密集规划实施三大湖环湖、连湖大道建设工程,打造多个生态中心,规划发展旅游、养老、绿色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扬州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宏伟蓝图正迅速变成一张张任务清单、时间表和路线图。

  ( 汪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