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托起港城生态美

17.06.2016  13:19

  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确定的主题口号是“为生命呐喊”。与之相呼应,我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让我们走进2015年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工作,去领略绿色发展给港城带来的壮丽画卷。 

  2015年,连云港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地表水、海水水质总体稳定,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提高,声环境质量良好,辐射环境质量符合允许限值,危险废物均得到安全处置,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天更蓝  空气环境再上新台阶

  2015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废气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减少,为港城人民带来更多的蓝天。

  市区(不含赣榆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共260天,优良天数占全年总有效天数(365)的71.2%,与2014年相比提高1.8%。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28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13.3%和20%,均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94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下降15.3%;细颗粒物PM2.5为55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17.9%。

  2015年,东海县、灌南县、灌云县、赣榆区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分别为75.8%、69.6%、41.4%、41.3%(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三地数据缺失较多,导致空气质量达标率较低)。各地区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均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增多,与全市不断控制废气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息息相关,2015年全年全市未出现酸雨则是一个例证。2015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3117.91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4.7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4.32万吨;烟(粉)尘排放总量为3.75万吨。在经济体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全市201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项指标均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及“十二五”减排目标。

   水更清  水环境全面改善

  2015年,全市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饮用水源得到更好保护,河流水质有所缓和,水库及地下水各项指标总体良好,海洋环境总体稳定。

  饮用水源方面,市区沭新渠、赣榆区塔山水库、东海县淮沭干渠、灌云县叮当河、灌南县北六塘河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

  河流水质方面,全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9.8%,其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比例为52.3%。全市42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45.2%。我市22个主要市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54.5%。

  水库及地下水方面,塔山水库、安峰水库、石梁河水库各项水质指标年均值均满足Ⅲ类及以上水质功能类别要求;石梁河水库除欢墩南、西山后测点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余两座水库均处于中度营养化状态,总体水质良好。全市地下水除个别水井总大肠菌群超过地下水水质标准Ⅳ类标准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应功能要求。

  海洋环境方面,全市近岸海域10个功能区14个水质测点中,有7个监测点年均值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达标率为50%。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

  为了更好地改善全市水环境,加强了对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控制。2015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4625.37万吨,其中工业源排放量占29.80%,城镇生活源排放量占70.13%,集中式治理设施排放量占0.07%。另外,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9.65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1.01万吨,两项指标均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及“十二五”减排目标。

   声更优  环境噪声进一步降低

  2015年,全市在降噪方面开展了不懈的、有效的工作,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数值均实现有所下降。

  区域环境噪声方面,全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均符合国家要求。其中,市区(不含赣榆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为53分贝,与上年有所降低;赣榆区及三县区域的环境噪声以灌南县最低,为52.5分贝,东海县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年平均等效声级较上年略有上升,其他县区的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年均值较上年有所下降。市区(不含赣榆区)及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各功能区噪声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交通噪声方面,全市城区交通噪声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昼间四类区标准,其中市区(不含赣榆区)20条主要道路的交通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为67分贝,比上年有所降低;赣榆区及三县区域的交通噪声以赣榆区最低,为62.4分贝,东海县城最高,为64.8分贝,灌云县城为63.5分贝,灌南县城为63.6分贝。同2014年相比,灌云县县城交通噪声值有所上升,其他城区均有所降低。

   生态美  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2015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2.08,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仍处于良好状态。

  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卫生状况总体良好,整个水域水质处在清洁—轻污染状态。尽管原饮用水自上游至下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但新的饮用水源保护较好,较原饮用水水源清洁。

  近岸海域海水生物学指标总体良好,近岸海域监测点位的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个体分布均匀,水质评价为清洁—轻污染。

  全市大气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城市环境空气指示植物叶片中硫、氟的含量总体处于清洁—轻污染状态。市区区域内细菌、马丁霉菌监测情况良好,点位评价均为清洁。

  2015年全市共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单位25家,在用密封放射源总数332枚,核技术利用单位121家,全市共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共144家。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经监测,全市空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辐射水平在本底范围内正常波动。此外,全市有广播电视发射设备87台,豁免水平以上无线通讯基站9466个,110KV及以上变电站91座,500KV及以上变电站4座。经监测,全市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点位功率密度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限值。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方面,2015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17.44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583.34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危险废物产生量为7.35万吨,无倾倒丢弃量,危险废物均得到安全处置。

  ( 刘安琪    王从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