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维度:一个评判政党制度的重要维度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联部研究室副主任周余云的文章《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文章从历史性、内生性、多样性、实践性四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党制度。关于实践性维度,文章指出,评判一种政党制度是否有效,归根到底要看它能否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人把两(多)党制视为最民主、最先进的政党制度,似乎谁不搞两(多)党制,谁就是落后的、野蛮的,不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是其他国家结合自身国情发展出来的政党制度,在他们眼中都是异数。但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国家,广大民众判断一种政党制度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实践性维度出发,看这种政党制度的具体表现。如果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民众对它的评价就高,反之,民众就会不满,就要闹情绪。两(多)党制也逃不出这一规律。
我们看到,过去一年,在西方国家,民众一次次用选票表达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发泄对执政党和领导人的情绪。2014年5月欧洲议会选举,欧洲一些主流政党得票率降低,多个国家的极右翼政党赢得席位。在奥地利、荷兰、丹麦和芬兰等国,右翼势力已是政治生活中难以消除的部分。2014年9月,法国参议院改选,奥朗德领导的法国左翼政党遭受挫折,失去参议院多数派地位,极右翼“国民阵线”首次赢得参议院议席。同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执政的民主党成绩不佳,奥巴马成为“跛脚鸭”,未来两年难有大的作为。在日本,随着“安倍经济学”噱头吸引力的降低,安倍晋三的支持率也从最高的70%多下降到去年底的50%多。有日本媒体一针见血指出,一旦“安倍经济学”这个吹出来的泡沫破灭,感觉被欺骗的日本民众会毫不留情地将其赶下台。进入2015年,西方国家民众对政治现状的不满还在持续,用《经济学人》总编辑米克尔思韦特的话来说,就是“在所有的主要民主国家中,民众都将对领导人极度失望”。
上述这些事实表明:西方国家的两(多)党制在运转中出了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的背景下,两(多)党制无法推动国家稳定发展,无法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引起民众对政治现状的不满,促使他们运用手中的选票来“惩罚”执政党。其实这些民众也明白,即使撤了首相、换了总统,让在野党上台做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实践性维度出发,我们看到西方两(多)党制存在严重问题,引起民众不满;同样从实践性维度出发,我们也看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把中国引入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上升通道,在发展中国家奔向现代化的长征中脱颖而出。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政党制度的有效性,也促使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的政党制度,对西方政党制度进行反思甚至批判。比如,有的学者把中国的成功归功于“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益文化”。
民主政治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正如周余云文章指出的,“它不是在实验室封闭环境中完成的科学实验,而是涉及中华民族前途和亿万人命运的社会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存在可以简单复制的模板”。一个国家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政党制度,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选择:符合本国历史和现实国情、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党制度,人民自然会拥护;不顾现实、不计后果地照搬西方两(多)党制,人民一定不会答应。
【“求是网评”栏目投稿邮箱为[email protected],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您的真知灼见,共同构筑网上思想理论高地。】
民族政治,政党制度,不存在可以简单复制的模板,理性的态度,反思和批判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实践性维度:一个评判政党制度的重要维度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