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实践】因地制宜 分而治之——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建设运营机制的探索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江苏各地因地制宜,对城乡供水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以及镇村小水厂兼并整合、人员安置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特点的建设、运行管理模式。
■资金筹措
——常熟模式
由政府主导,将原分属各镇和水利、电力系统的30多个小水厂全部划归市自来水公司。原有供水管网无偿划拨给市自来水公司,必要的供水设施和经营场所实行有偿转让。市自来水公司同步实施“事改企”,人员身份转换到位,纳入公司统一管理。经过上述改革和整合,供水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全部集中在市自来水公司,实现了全市的供水一体化管理。
——无锡模式
区域供水建设工程采用分级分段负担。水厂和大型的增压站由市负责建设,市到镇的管网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资(市自来水公司承担2/3,区镇承担1/3),镇到村的管网由各镇自筹为主、区政府适当补助,青苗赔偿和路面修复由各镇承担。
——南通模式
南通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净水厂的建设和生产,通州、如东两县(市)负责输水管网和增压站的投资建设。南通市自来水公司以出水流量为产权分界点,负责水压、水质、水量和安全优质供水,并以趸售价向两县(市)供水,下属县(市)自主管理和收费。南通市在西北片(如皋、海安)区域供水时则采用BOT方式,引进社会资本,由社会投资者负责净水厂、供水管线和增压站的投资建设,投资商以趸售价向两县(市)供水。
——江阴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按照“四个一点”的原则进行运作,即“财政补贴一点、集体投资一点、群众承担一点、社会筹措一点”。材料成本费由群众自行承担,但明确费用上限。同时,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支持农村改水。
■运营管理
——集中管理、统一收费
市域范围内的全部供水资源(人、财、物、收费权)全部集中在一个产权主体内运行,从制水、输配、销售、运行、维护、管理、收费、融资、投资等实行一体化管理。无锡市、宜兴市、常熟市、太仓市、靖江市等成功采用了该模式,目前各项管理工作比较规范。
——分级供水、分级管理
由城市水司与一个乡镇或者几个乡镇组建供水公司,也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成立独立的水务公司;区域供水建设工程采用分级分段负担,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在水价方面,各镇根据资产投入情况还可以适当加价。这种模式企业运行和管理的差异性高,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和协调难度较大,昆山市、江阴市等采取这种形式。
——分散管理、统一收费
在供水资源整合过程中,由于实行资产一体化管理有难度,而不得不采取的变通方式。在全市实行统一的水价,由城市水司负责统一收费管理,再根据物价局核定的价格给各乡镇一定的补贴。这种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正在着手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上的改革。目前扬州市采取这种形式。
徐为军
2015年12月28日《中国建设报》专题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