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记者述评
12月18~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供给侧改革将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从而让要素再流动起来,让资源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领域,从已经过剩领域转移到更有需求的领域。
我国经济在供给侧存在短板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的“亚健康”状态,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可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新的经济动能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就业状况和居民收入稳定提升、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我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通缩趋势明显、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财政金融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总量的不断扩大,供给问题日益突出,深刻反映出我国市场化改革还未到位,制约供给方面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仍然存在,表明我国经济在供给侧存在短板。一方面,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日益增加的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
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曾经尝试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来扩大需求,虽然让过剩产能得到暂时释放,但投资形成的产能却孕育了更为严重的过剩风险。
众所周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属于需求端,而继续单纯通过“三驾马车”管理刺激经济,空间有限。当市场生产体系出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就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使得供需能够匹配,让市场恢复弹性。因此,我国通过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一方面,将着力打好针对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等风险的攻坚战。另一方面,将通过推动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动力。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来自结构,而非总量,在新常态下,进行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高增长,就是因为改革降低了此前体制运行成本,从而让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得以发挥,而制度成本的降低没办法通过市场供求解决,必须通过改革实现。
目前,我国面临的供给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和质量方面的问题,供给侧改革就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根本上就是提高供给的能力和供给的效率。而我国传统的重化工业、以制造业大力发展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已经到了后期,需要削减工业产能、去库存化、去杠杆化、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薄弱环节。下一步,做好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发展服务业,进一步形成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交互式增长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化。
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主要的是“挤”,要通过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使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从市场退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这意味着“市场出清”将是2016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面临的阵痛。
当然,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并不意味着需求端改革的停滞,需要“两头促进”,而不是“一头沉”。由于需求方面政策的调整见效快,供给方面的调整见效慢,所以一定要注意需求和供给双方的互动。一是不能用过去“大水排灌”的方式,应该采取“定向调控”的方式;二是为了使长期、中长期结构调整能够到位,必须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