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从何而来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即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
那么经济优化升级的动力从何而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2016年将是我国宏观经济面对严峻挑战的一年,与此同时,也给我国进行实质性存量调整、全面供给侧改革等带来契机。“新常态下发展经济,不仅需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防范化解风险,还要注重改善中长期供给能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刘元春说。
值得关注的是,继去年地方“大面积”下调GDP目标后,今年仍然延续了这一趋势,其中,8个地区与去年持平,其他地区均较去年有所下调,足见各地对经济形势困难程度的客观认识。同时,更加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意味着各地政府经济刺激盛宴的结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设定的GDP目标表明其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提高,同时也为去产能、调结构留有余地。今年国家着力去产能,将给制造业带来压力,因此,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压力较大。”
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增长目标略有下调,而下调幅度较大的省份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陕西、青海和新疆。此外,有不少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将重点做好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扩大有效需求支撑经济稳定增长。”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经济增长质量越来越重视,提高GDP增长质量也是地方淡化增长目标的主要原因。
在上周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建议纲要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要继续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手段,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
2015年,虽然经济环境总体疲软,但各种结构指标出现深度调整。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及国企改革等战略推进如火如荼。转型成功省市的繁荣与转型停滞省份的低迷、生产领域的回落与股市、债市和房市的泡沫交替,传统制造业的困顿与新型产业的崛起同时并存。
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以及经济增速筑底的关键期已经到来,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在疲软中开始孕育新的生机,在艰难期之中曙光已现,在经济不断探底的进程中开始铸造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
目前,我国有两大经济增长引擎,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既拉动有效需求,又可以改善民生。
李克强指出,两大经济增长引擎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个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等市场主体营造更加适于创业创新的环境,释放增长潜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今年的GDP增长很可能会将目标设定在6.5%至7%的区间,这样既可以反映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景,又可以设定经济增长的最低水平。“将目标设定在一个区间更现实些。”温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