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回归 细数这次中兴事件的全球化“大考”

24.05.2018  17:0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一波三折的中兴事件再度发声,权威人士分析其讲话三个重点:

一、态度: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可取;

原话:对中兴的封杀,也冲击了美企业。

二、条件:意料之中,也有先例;

原话:可以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巨额罚款、更加严格的安全规定、加大美国部件和设备的采购等。

三、暗示:中兴事件一定会达成一致并解决;

原话:中美其实应该是有默契的。

中兴事件彰显筹码分量

中兴事件很有可能创下历史之最。事实上,在媒体披露相关信息之前,很多业内人士持有如下看法:美国政府是在“依法办事”。

在他们看来,正如西方媒体渲染,中兴事件是一个企业咎由自取的司法案件。既然企业“犯错”在先,美方完全有理由实施所谓的出口禁令,即使这种禁令并不符合国际市场规则,同时也会对国际产业链条造成巨大损害。

正是这种心态,部分国内“公知”还对美国政府的处理叫好,认为这是给“不守规矩”的中国企业一个教训,完全无视中兴企业可能蒙受巨额经济损失,整个全球通信市场潜在的风险。

    然而,特朗普的所谓“罚单”,让这类声音的源头直接“失语”了:

一、如果这真的是一个“独立的司法问题”,这份天价罚单又从何而来?

二、考虑到特朗普同时还宣称美方“没有与中国就中兴通讯问题达成协议”,这份口头罚单就让人匪夷所思——既然没有达成协议,这些条件都是开给谁的?

三、如果这是美国政府对中兴事件的一个性质认定,那又该如何理解此前美国政府重要人士表态的所谓“中兴和贸易谈判”两者并非‘交换条件’”这一说法?

反反复复、扑朔迷离、前后矛盾、互相冲突——审视近一个月来的美国政府表态,也许只能得出结论:中兴事件就是中美此轮贸易谈判的一个筹码,实际上,特朗普是美国总统,也是商场老手。

客观审视“天价罚单”

让我们客观冷静审视这份“罚单”:

第一、这份罚单与其说是惩罚,更是一次“勒索”。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抓住了所谓的小辫子之后,美方显然要将这次事件当成狮子大开口的难得机会。巨额罚款和要求中兴进一步加大从美方的采购比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第二、不管最终“罚单”几何,中兴已经“松绑”。

尽管面临的天价“勒索”,但多方关切下,中兴“松绑”正在成为大概率事件。美国财政部长努姆钦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中兴破产,是否能避免造成特朗普所说的‘不希望发生的’损害美国企业利益的后果,确实很难预料。”

第三、美国“天价罚单”不会一本万利。

中兴事件,不仅是中国受到伤害,美国以一国之力打压一家企业的恶性操作,也属于“胜之不武”,只会大大破坏美国在世界经贸格局中的信用评价。

全球化发展必经磨难

谈判还在继续,中兴还在等待。

尽管事件已经一月有余,但中兴并未“手忙脚乱”。中兴近期再发内部信,号召员工“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保持理性,共同迎接黎明的到来”。据称,目前中兴各部门团队稳定,随时准备回归通信市场,积极履行对各方的责任。

中兴是国内A股上市企业中研发投入最多的科技企业。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数据看,2010年至2017年,中兴通讯已连续8年位居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前三,是唯一连续8年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截至2017年底,中兴拥有6.9万余件全球专利资产,已授权专利资产超过3万件。

凤凰涅槃的过程,就是一次浴火重生的过程。在5G时代即将来临之际,中兴自身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冲出新一轮天价罚单阴影、再次崛起的根本所在。截至2017年末,中兴拥有5G战略布局专利全球超过2000件。中兴通讯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的国际主流标准组织和推进平台,在5G标准制定组织3GPP里,牵头制定多个5G相关标准,获得多个标准主编的席位。

中国企业当下所经历的磨难,都是全球化发展中必经之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有理由期待,经此一役,中兴能在未来更加严酷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寻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与新空间。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