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老专家组建机电研究所发挥余热为企业解决难题
头发花白的老人、灯光昏暗的楼层、残缺老旧的座椅……乍一看,不少人会联想到敬老院。但你错了,这里是我市环球机电研究所,是由我市老科技工作者们自发组建,发挥余热为企业解难题、为发展做贡献的平台。4年来,环球机电研究所服务过的企业超过30家,解决企业难题500多个。
图为老科协机电分会部分成员正在互相交流。 盛义摄
古稀老人抱团献余热
靖江环球机电研究所隶属市老科协工信分会,属民办非企业单位。昨天,记者在研究所创始人之一严正刚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南园宾馆南侧的办公场所。在这个不到二十平米的办公室内,四位老人正在就某个技术问题争论着。他们个个年事已高,摘掉帽子,皆是满头白发。严正刚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研究所发起者,他们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朱茂勋已83岁了。
“环球机电”很容易让人想到我市知名企业江苏环球特种电机有限公司。“我们确实有渊源!”严正刚笑着告诉记者,一方面研究所的发起者老电机专家朱茂勋一直是环球特种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另一方面在他们组建研究所时得到了该公司的大力支持,该公司也是研究所服务的第一家单位,因此决定以此命名。
朱茂勋早年一直从事电机领域的研究,1990年回靖后,立志于为家乡电机行业做贡献。2010年,朱茂勋在为企业服务时遇到瓶颈,他虽熟知电机方面的技术,但对国家政策等方面无暇顾及。由于个人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他当时就想靖江人才济济,为什么不组建团队一起做研究、为企业服务呢?想法一出,立马得到了好友严正刚的力挺,“年轻人能抱团为什么我们不行呢,互助互帮能节约很多时间。”在严正刚的牵头下,擅长电机技术的余同标、擅长机械制造的方克鎏、擅长自动化控制的师金贤相继加入团队,团队把服务领域定位为机电。就这样,2011年初在老科协、环球特种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靖江环球机电研究所正式成立。
成立4年,科研成果丰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五个诸葛亮聚在一起会有多大的力量呢?
4年来,环球机电研究所从不知名已变得慢慢地被我市多家企业熟知。期间,被服务的企业有30多家,解决企业按加工合同中要求的特殊技术难题500多个,帮助多家企业完成ISO9000、2000等论证,申请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基金三项,申请注册商标、创名牌商标五项。自动化设备(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维修保养几十台,特别是进口设备等国外生产厂来修理时间长,技术人员往返费用多。研究所派出的维修人员,短短几天就解决了,企业快速恢复生产。以指导服务的方试,帮助个体户完成了椰子食品加工中的挤、榨、干燥等生产过程所需机械研制、生产工作,目前已形成专业流水线。
另外,期间研究所会员共申请专利19余项(其中发明专利一项)。在团队的支持下,朱茂勋在YX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础上,创新电磁设计。经反复论证,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了符合国家二级效能的YE3三相异步电动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产品平均节约铜材10~20%,能效提高了一级。该系列电机已由企业投入批量生产。余同标研制的电机绕线机,使绕线工艺从人工先人机结合功能过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在目前招工难、工薪上涨的形势下,得到中、小、微企业的热烈欢迎。
本土+“外援”破解企业难题
企业提出的难题,研究所都能解决吗?“那不一定,得看什么领域。”严正刚说。虽然研究所的会员已发展至20余名,其中有一批中青年技术人员,但遇到新型技术也是摸不着头脑。
“不过研究院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喊外援!”严正刚告诉记者,研究所的老科学家们都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目前和研究所长期合作的高等院校有三家,分别是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一些企业遇到研究所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们则会请来高校专家帮助解决。
环球机电研究所成立的宗旨是“发挥退休专业技术人作用,带动中青年科技人员,建设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咨询服务基地”。因此,老专家们对培养中青年技术人才一点也不吝啬,4年来,研究所共培养中青年技术人员15名,培训中、高级技工300余名,其中光朱茂勋一人培训技术工人数就超百人。
随着环球机电研究所名声越来越响,不少周边城市企业也慕名而来寻求技术支持。现在研究所不仅是中国电机学会的会员单位,还是中小型电机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理事单位。去年,环球机电研究所被泰州市老科协工作者协会授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