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导演在纽约讲述中国人民帮助美国飞行员逃生的故事

22.09.2015  14:06

  新华网纽约9月21日电(记者 顾震球)中国纪录片导演刘深21日在美国纽约举行抗战历史纪录片《营救克尔》(Take Me Home)暨多媒体图书《逃出生天》(The Great Escape)首播和系列发行仪式,讲述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广东和香港一带的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英勇营救因座机中弹而跳伞逃生的美军“飞虎队”飞行员克尔中尉的传奇故事。

  身为资深媒体人的刘深在发布会上说:“这是一个关于逃亡和历险的传奇故事,当战争的烟云在历史的天空渐渐散去,往事并没有随风飘逝。

  刘深说,跳伞后的克尔中尉遭到大批日军的围捕。在经历了48天的蒙难与逃生后,克尔中尉终于在游击队的帮助下逃出日军魔爪,安全返回当时设在中国桂林的“飞虎队”营地。这个传奇故事的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而挖掘那些尘封的史料,还原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真相,正是拍摄纪录片和出版图书的初衷。

  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唐纳德·W·克尔中尉(Donald W Kerr),于1914年12月5日出生于美国匹兹堡,战前是一名摄影师,战后回到故乡,从事过建材生意、养蜂和邮递等工作,1977年10月21日因癌症于匹兹堡逝世,享年63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44年2月11日,香港仍处在日军野蛮占领时期,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联队(CACW)执行轰炸香港启德机场的任务,第三战斗机大队32中队飞行员唐纳德·W·克尔中尉和战友们驾驶20架P-40战机,为12架B-25轰炸机护航,从飞虎队位于桂林临桂县的二塘机场起飞。

  飞虎队机群遇日军零式战机拦截,克尔中尉击落了一架敌机,随即遭到3架日本战机追击,座机油箱中弹起火后,他跳伞逃生,降落在香港新界观音山沙田坳,他的脸部、手腕和腿被烧伤和割伤。

  克尔中尉在跳伞后经历了奇迹般的逃生,在日军大肆搜捕的危险环境中,最终被营救出香港。这次营救行动由东江纵队以及属下的港九独立大队实施,国军部队和英军战地服务团提供后援,最终将克尔中尉护送回桂林基地。

  克尔中尉对东江游击队充满感激之情,他还特意带走了几份东江纵队创办的《前进报》,表示要带回美国翻译成英文,让美国人知道这里有一群抗日英雄。他的感谢信和当时接受的专访都刊登在后来的《前进报》上,在以后的岁月,《前进报》又刊登了5个获救美国飞行员的感谢信。

  克尔被营救的经历后来被飞虎队编写成脱险教材,并受到陈纳德将军高度称赞,东江纵队和港九独立大队的敌后抗日和城市武装斗争也因此受到外界关注。在华美军总部与东江纵队建立情报合作,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1944年7月出版的美国《美亚杂志》还以撰文论述了东江游击队与盟军的战略伙伴关系。令人悲伤的是,二战期间东江纵队与盟军的战略合作,在“文革”期间成为东纵队主要领导人的罪名,曾生、尹林平、袁庚等人因此被投入监狱,受尽非人的折磨。

  

          9月21日,《营救克尔》(Take Me Home)暨多媒体图书《逃出生天》(The Great Escape)首播和系列发行仪式在美国纽约举行。新华社发

  克尔中尉于1977年病逝,他的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报答中国游击队员和乡亲当年的救命之恩,她的妻子也一直对丈夫的遗愿没齿难忘。克尔中尉的两个儿子安迪和大卫,从小就听过父亲讲述当年被中国游击队员营救的故事,为了却父亲的心愿,安迪·克尔和大卫·克尔开始了他们赴中国的感恩之旅。

  从2005年开始,克尔中尉的两个儿子和孙辈就开始到中国寻找这个故事中的那些游击队员们,他们十余次跨越万水千山的感恩之旅,不仅仅为了偿还先辈的夙愿,也为了证实自己的良知,也正是在如此情绕梦萦的纽带中,历史变得鲜活而充满人文内涵。

  克尔中尉的后代先后到深圳、广州、桂林、香港等地,寻访父亲当年的脱险路线,并寻找曾经参与营救的游击队员们。直至今天,克尔中尉与东纵老兵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已经成为朋友。

  刘深说,他选择今年推出纪录片和图片,是想以此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录片《营救克尔》(Take Me Home)以唐纳德·W·克尔中尉的战地日记为历史参照,剧组与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以及后代、克尔中尉的后代、香港村民一起,寻访克尔中尉当年逃生的路线;影片中包括关于美军飞虎队和日军占领香港期间的珍贵历史影像。

  摄制组在美国期间,实地了采访克尔中尉的故乡匹兹堡、乔治亚州和代顿空军博物馆等,然后,剧组转战香港,在此期间,克尔中尉长子安迪·柯尔,次子大卫·克尔及妻子都接受了采访,一起寻访克尔中尉成长与历险的足迹。

  2014年10月,剧组在美国的第一站是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那里是克尔中尉次子大卫·克尔如今的家。剧组拍摄了克尔中尉的遗物,包括他的骨灰盒、老照片、手绘漫画、明信片、登载结婚照的旧报纸、圣诞贺卡,还有一件崭新的军装。克尔中尉的铜质骨灰盒,是一本厚厚的书的造型,那里面就是克尔中尉永恒的生命。

  美国之行的第二站是克尔中尉的老家——匹兹堡,克尔中尉的长子安迪·克尔带剧组拍摄了他父亲当年出生和生活过的那所木房子,安迪先生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位于乔治亚州的空军基地是当年克尔中尉服役过的地方,如今,飞虎队鲨鱼牙标志依然被保留在这里的一支部队的战机上。空军基地禁止入内,我们在旁边的航空博物馆里,见到一架飞虎队曾经使用过的P-40战斗机,机型与克尔中尉当年的座驾是一样的。

  为了拍摄到当年飞虎队的战机,剧组还奔赴俄亥俄州的代顿(Ohio-Dayton),这里因为是莱特兄弟试制第一架飞机的地方,又被称为“飞机的故乡”,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博物馆。

  香港,尤其是九龙的西贡地区,无疑是克尔中尉当年逃亡的主要区域,从2014年10月开始,剧组在那个半岛拍摄了半年多的时间,翻山越岭,穿越海湾,付出了很大的辛苦。无论是观音山下的狮子亭,还是赤径教堂和塔门岛,都留下了剧组的足迹,剧组还曾经两次在黄石码头乘船出海。

  刘深介绍说,在拍摄本片的日子里,剧组还多次在北京拜访过大卫·克尔先生,安迪和大卫兄弟与剧组一起辗转于美国、香港、深圳、北京、桂林等地,相互之间相互了解日益加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关于多媒体专著《逃出生天》,刘深说,《逃出生天——美军“飞虎队”克尔中尉香港历险记》堪称纪录片《营救克尔》的文字版,其中包括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书中植入了21处二维码,读者可以用手机扫描,观看纪录片相关视频,以实现延伸阅读的多媒体呈现。

  他说,本书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呈现了克尔中尉从蒙难到脱险48天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在战争前后的生活经历。本书同时作为纪录片《营救克尔》的文字版,真实记录了剧组在美国、香港、深圳、广州、北京、桂林等地历时8个多月的实地拍摄采访,考证大量历史文献,再现71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使之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相助、生死与共的历史见证。

  他说,纪录片《营救克尔》即将在国内外公开播放,并角逐多个国际电影节;多媒体专著《逃出生天——美军“飞虎队”克尔中尉香港历险记》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刘深,男,资深媒体人、作家、历史文化学者、纪录片独立导演。1959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末代知青;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广东省深圳报业集团。他的记录片主要作品包括,《营救克尔》、《戴贝雷帽的比尔》、《寻找沙飞》、《香港大沦陷》、《美国山》;独立导演纪录片《25个字》,2011年4月获第四十五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长片、纪录片铜奖。专著主要作品包括,《逃出生天——美军“飞虎队”克尔中尉香港历险记》(人民出版社,与苏润菁合著)、《香港大沦陷》(人民日报出版社)、《戈与荷》(清华大学出版社)、《谁说深圳是小渔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葛庭燧传》(科学出版社)、《绝美之地》(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香港通华国际有限公司)、《百年情义恩情录》(香港通华国际有限公司)、《师昌绪传》(人民出版社,与郝红全合著,出版中)、《寻找沙飞》(人民出版社,出版中)。

  当天同时在发布会上与大家见面的还有刘深导演的两部纪录片作品--《戴贝雷帽的比尔》(Scientist in a Beret)和《寻找沙飞》,连同《营救克尔》都是他一年内导演的作品。《戴贝雷帽的比尔》讲述了一个著名科学家成长的励志故事。他曾经是一个贫困农家的孩子,9岁就显示出非凡的算术天赋。在高中和大学时代,他曾经因为贫困和爱情而打工赚取学费,并且曾经辍学。他的化学成绩曾经非常糟糕,而且讨厌化学老师,但最终成为一个名望卓著的理论化学家。他今年78岁,31年前就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5年前成为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也是“高被引”化学家。他每天都戴着贝雷帽出现在公众面前,笑容可掬地面对学生、同事和家人,自己开车上下班,住在半山上漂亮的豪宅里,从花园里可以眺望城区建筑群的海市蜃楼般的影子。如果你问他有多少顶贝雷帽,他会反问你:“天上有多少星星?”在加州理工学院,也许你只能看到一种“特权”属于他,那就是在贝克曼研究所楼前,有一个专属的停车位,他的爱车有个十分特别的车牌,上面有一颗红心,写着“我爱小熊”。

  刘深说,这部纪录片真实地呈现了比尔教授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他和自己所经历的时代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随着父母四海为家的动荡童年,让他从小被注入了难以安分的迁徙的基因;青春的萌动,火一般的热恋,血气方刚的冲动……他曾经是个爱车的男孩子,犹如到了中年开始疯狂地热爱贝雷帽。

  纪录片《寻找沙飞》真实再现抗战时期著名的八路军战地摄影记者沙飞短暂而传奇的一生,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赤坎。作为八路军战地记者的杰出代表,沙飞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战斗在古长城》、《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抗日将士、白求恩医生系列、日寇暴行、在华日本反战同盟、国际友人系列等一千多幅照片,成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极其珍贵的影像史料。

  

          9月21日,《营救克尔》(Take Me Home)暨多媒体图书《逃出生天》(The Great Escape)首播和系列发行仪式在美国纽约举行。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