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级景区摘牌处罚还要挂牌监督
国家旅游局昨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战役”中,各地共有44家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12家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
这几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A级景区越来越多:平日晨练的公园、隔壁邻居的老院子、经常遛弯的小胡同……起个好名字,建起围墙,再牵强附会点历史故事,花点钱请专家学者来“说说好话”,什么公园、胡同、院子,摇身一变就成为了“A级景区”。可惜的是,A级景区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名不副实的A级景区,对游客是相当地“任性”:任意宰客,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频频出现,这样的现状,往往让游客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今年春节期间,国家旅游局表态,将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一批市场秩序混乱的A级旅游景区将被“摘牌”。再早前,在年初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就表示,今年将对旅游市场秩序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对市场秩序差的A级旅游景区要摘牌。“A级景区将被摘牌”,因为类似的表态并不少见,但往往是光打雷不下雨,公众便没抱太大的期待。
可这一次,国家旅游局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是动真格在整治:9家5A级景区被警告、44家A级景区被摘牌,这样的成绩是拿得出手的。不过,因为被摘牌的景区没有5A景区,此举还是引发了“拣软柿子捏”的争议,但即便如此,此举的现实进步价值仍然不言而喻。这意味着,A级景区将告别“终身制”,只要其辜负了游客,就可能被“摘牌”。这样的现实改变,显然有利于倒逼景区提升服务质量。
只是,如今这样的被摘牌,源于“专项整治”。但既然是“专项整治”,便意味着总有尽头,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处于“专项整治”中。如今专项整治了,一些景区被摘牌,其他A级景区为了不被摘牌,势必会提升服务质量;但是,如果专项整治期过了呢?提升服务质量还会成为景区的一种自觉行动么?很难说。就此来说,对于“违规A级别景区被摘牌”这样的事情,便不能满足于一时一事的震慑,而必须成为一种常态的制度设置。
这意味着,若想A级景区自觉提升服务质量,就必须要完善对A级景区的评价机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A级景区不仅需要“摘牌”,更需要“挂牌”。所谓“挂牌”,就是对A级景区的评价,要摒弃“重硬件、轻软件;重客观条件、轻游客评价;重申请、轻维护”的意识,回归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给予游客更多的话语权。可以说,只有对A级景区不仅有摘牌处罚,更有挂牌监督,才能为游客营造更加舒心与安心的旅游环境。 □龙敏飞
原标题:对A级景区摘牌处罚还要挂牌监督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