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布线完成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03.10.2015  12:14

  央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9月30日,随着长度3.5千米的10千伏高压线缆通过耐压测试、变电站设备调试完成,中科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项目综合布线工程完成,具备供电条件,这标志着“天眼”的神经系统已经成型,FAST工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该项目的综合布线工程由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包括内网高低压配电、测控网络及安防工程等,共在46万平方米的作业面上铺设各类线路450千米,设置核心节点及分支节点控制箱2226个,为“天眼”打造了“神经”和“血管”系统。

  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于贵州省黔南平塘县,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观测面积大幅增加,灵敏度提高了2.25倍。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射电部首席科学家李菂表示,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接收面积约等于30个足球场的面积。待建成后,FAST将在未来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的主要目标是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在开展从宇宙起源到星际物质结构的探讨、对暗弱脉冲星及其他暗弱射电源的搜索、高效率开展对地外理性生命的搜索等方面实现科学和技术的重大突破。

  索网结构是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据了解,FAST索网制造和安装工程已于2月4日顺利完成,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

  此间专家介绍,FAST索网结构直径500米,整个索网共有6670根主索,攻克了超大跨度索网安装方案设计、超高疲劳性能钢索结构研制、超高精度索结构制造工艺等,形成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板产生变化。反射面单元加工与拼装、馈源舱及舱停靠平台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承包。

  中国电科面板单元技术负责人郑元鹏透露,反射面单元为三角形,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几何尺寸、倾斜角度、支承点位置、荷载大小和方向等都不相同,“4450个边长在10.2米至12.4米之间的反射面单元种类就近400种”。

  郑元鹏表示,他们将根据索网节点坐标数据以及单元的安装尺寸要求,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将子单元的表面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上,“让每一个反射面都可以进行对焦,FAST与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

  原标题:中国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布线完成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