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高管梁孙旭:爱上靖江的慢节奏生活

22.12.2014  15:06

 

 

四年前,作为香港泛联集团的董事长助理,印尼人梁孙旭来到靖江。在此之前,他除了在本国发展之外,还曾辗转新加坡、日本等国工作。在靖江的时间虽然不长,却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艰难适应靖江气候

 

梁孙旭在印尼出生,在新加坡和日本长大,毕业后的首份工作在日本索尼公司,在那之后,工作颇为干练的他曾辗转多个公司与行业。四年前,他被聘为香港泛联集团的董事长助理,来到靖江协助开展集团下属企业长荣公司的各项工作,并筹建集团新的贸易公司。

 

来到靖江之前,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城市。“靖江的冬天真的很冷,这是我对靖江最深的印象。刚到靖江时是八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几个月后,气温急转直下,让人猝不及防。以前在中国天津工作过一年多,那里的冬天也冷,但每个房间都有暖气,那种冷可以忍受。到靖江的第一个冬天,为了御寒,我采纳了同事的建议,平生第一次买了厚厚的羽绒服。好在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你看,现在我已经完全适应了靖江的冬天。”梁孙旭笑言。

 

梁孙旭自嘲是个“吃货”,平时最爱吃的是日本料理。到了靖江,他曾满大街找日本料理,可惜没有找到,“甚至跑到江阴、无锡去找,那些城市的日本料理并不正宗,口味一点也不清淡。”他不爱做饭,每天三餐都在外面吃,将公司附近的大小饭店都吃了个遍,现在对一家小店的酸菜鱼和红烧狮子头情有独钟。

 

敬老院里的“国际友人

 

在梁孙旭看来,融入一个城市比较便捷的方法,是参加当地的公益组织。“以前我和太太刚到新加坡时,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公益组织里,大家都是平等的、自愿的,在这里更容易了解当地情况,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同事牵线,梁孙旭与179志愿者之家的姚炜平见了一面,畅聊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179,成为这支公益队伍里唯一的一名外国人。

 

你是印尼人?那里不都是黑皮肤吗,你怎么长得和我们差不多?你的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流利?”初次去敬老院服务,老人们听说他是个“国际友人”,对他特别感兴趣,拉着他问长问短。“我是印尼华人,从小就学说普通话。我喜欢和老人们交流,听他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但靖江方言特别难懂,无奈之下,每次我都要拉个‘翻译’在身边,老人问一句,‘翻译’用普通话说一句,我再回答。”在敬老院里,他除了和老人聊天,还会帮他们打扫屋子。“我很小就独自外出学习和工作,独立能力很强,打扫起房间来总是又快又好。

 

让梁孙旭惊讶的是,靖江的公益队伍里,有很多年轻人的面孔。“在新加坡和日本,参加公益活动的人以中年人居多。靖江有这么多年轻人热衷公益,是个好现象。

 

太太、子女也喜欢这里

 

梁孙旭租住的房子在德城广场,他工作繁忙,虽然常驻靖江,但常常飞往世界各地洽谈业务。“现在,我对靖江有种奇妙的感觉,每当出差归来,下了高速,总会长吁一口气:终于到家了。

 

梁孙旭有一子一女,19岁的儿子在美国波士顿读大学,21岁的女儿在伦敦上大学,太太因为要照顾父母,最近住在韩国,一家四口分散在四个国家,团聚是奢侈的事。梁孙旭是全家的“主心骨”,自从他来到靖江,这里仿佛成了一家的“轴心”,大家从各个国家往这里赶。

 

太太距离靖江最近,在梁孙旭到靖江半年后,她就赶了过来。去年放暑假时,儿子在靖江住了一个多月,女儿最后一个来,上个月来靖,待了两周后再去韩国。家人来到靖江,梁孙旭第一件事就是带她们去吃汤包。“大家都对汤包赞不绝口,儿子最能吃,一次能吃三四个,太太平时饭量不大,也能吃两个。

 

家人中,女儿对靖江最为喜爱,在她看来,靖江城市不大,但城市干净,生活便利,治安很好。“虽然不是十分繁华,却也不荒凉,节奏慢的城市,很适合人生活。”女儿的一番话,深得老爸心。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