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公祭影响世界
特别连载2
南京首次成功举办遇难同胞公祭活动,既有我内心的激情,更因省市领导的支持、顺应了人民爱国热情,但只有将活动持续办下去,才能真正做出影响,否则是一时热闹而已。
我十分希望活动能像广岛长崎那样一直做下去,成为地方活动品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一位中央领导对时任省委书记陈焕友说,江苏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仪式,事做的不错,就是人数少了点。因场地狭小、缺乏经验,集会人数只有800人。陈焕友表示,江苏一定把这件事办好。首次举办就获得了中央和省主要领导重视,增强了我们的动力。
1995年正值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8月15日,陈焕友率领省及南京市五套班子正职,邀请了驻宁部队领导在纪念馆内隆重举办纪念活动。12月13日,陈焕友再次带领上述领导和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又到馆参加悼念大屠杀遇难同胞58周年仪式。1995年的悼念活动是第二次办,但规格与参加人数大大超过首届,73家海内外媒体前来报道,世界7大通讯社都来采访,活动影响力遍及全球。
这一天,在江苏视察的杨尚昆到馆祭奠。他在参观凭吊中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暴行,是一场空前的劫难。抗战虽然胜利50周年了,但我们要记住这个历史的教训,要明白一个道理,落后是要挨打的,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
连续两年成功为今后的活动铺平了道路,公祭因此固定下来。为活动能够持久,省市领导取得共识,活动分“大小年”,逢五或十周年谓之“大年”,其他为“小年”。逢“大年”,省市五套班子正职领导都出席,参与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1万人左右;“小年”则由省市五套班子副职参加,集会总人数5000人左右。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保证了活动经久不息。
南京公祭活动是对历史纪念活动的创新,是对历史资源的深度发掘,也是对历史负责的人文关怀。公祭不是单纯的祭奠亡灵,具有悲剧文化价值、人类警示文化价值、和平教育文化价值、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价值。
我是南京人,大屠杀历史主要来自于父辈讲述。爷爷1937年曾在南京新街口的银行工作。大屠杀时爷爷跑回老家六合县,回南京上班仍看到许多尸体。他告诉我,当年大江里漂着数不清的尸体,惨极了。祖辈的讲述在我心里扎根。我曾读了战友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主要是对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加深了我的了解。
1992年我转到纪念馆任职,到岗第一天就觉得应为这段历史尽责。特别是任馆长21年里,越发感觉责任重大。有人说我是守灵人。我认为,守灵人有什么不好?为南京的前辈守灵,为民族的历史守灵,为国家的重任守灵,值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独家供稿
登陆新华报业网(www.xhby.net)、扬子晚报网(www.yangtse.com)、中国江苏网(www.jschina.com.cn),可查看完整连载。
原标题: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