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市民生态建设论坛在昆山举行
新华网南京7月3日电(记者刘巍巍)外来务工人员为什么流动性大?外卖骑手生存状态如何?流动人口对城市公共服务有哪些期待?……以新市民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跨学科研讨会近日在昆山举行,来自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政治学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交流讨论。
新市民是指从其它地方流动而来,稳定居住并逐渐融入城市的人群,其主要群体为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
新市民研究跨学科联合智库在会议期间成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
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褚荣伟说,搭建这一平台,旨在构建新市民研究学术共同体,尤其是从科学研究视角推动基于证据的新型城镇化政策与创新。“新市民生态建设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创新,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与专家学者合作。”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我的打工网联合创始人、君灏控股董事长奚军说。
如何帮助新市民获得归属感、幸福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研究员认为,需重新思考央地关系和城乡关系,将新市民研究纳入宏大叙事背景中。
城市如何留住外来务工人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教授陈景秋研究发现,让外来务工人员产生长期行为,不仅需要就业机会,还要在社交、生活、消费等多维度建立价值关联。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熊易寒教授认为,移民多寡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座城市的人口规模主要由市场决定,“城市最大的美德是包容”。
第二届新市民生态建设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我的打工网和君灏控股战略支持,主办方后续将推出新市民系列研究课题规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