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立夏味道 一起来做煮蚕豆、乌米饭

06.05.2015  16:32

  煮蚕豆  

  1、备好新鲜蚕豆,辣椒、八角、葱、花椒等调料。  

  2、蚕豆焯水煮熟后沥干,放入调料。  

  3、浇上热油之后,菜品会更香。

  乌米饭  

  1、准备好粽叶、乌米、干桂花、白砂糖、猪油。 

  2、乌米洗净泡30分钟,隔水蒸30分钟熟透后,加入干桂花、白砂糖、猪油搅拌均匀。 

  3、装入粽叶中,撒些干桂花更香甜。 

  立夏味道  一起来做煮蚕豆、乌米饭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今天,我们迎来了“立夏”。像很多重要的节气一样,祖先们总是把对初夏万物繁茂的体悟糅进美食之中,比如斗鸡蛋、尝三鲜、煮蚕豆。在南京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区,清香甜糯的乌米饭和豌豆糕,也是这一天必吃的美味。  只是,像很多渐行渐远的习俗一样,您,还记得它们的滋味吗? 

   当年立夏美味 

  清香的豌豆糕 

  年轻人十有八九不知道 

  民俗专家们说:南京的老人会让小孩在立夏这一天吃豌豆糕,因为据说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所谓“疰夏”就是暑热之气而引起的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而豌豆糕清凉下火,爽口绵甜,算是长辈给孩子们的“食疗”。“但是,豌豆糕是什么东西?”90后、00后且不必说,就是晨报记者采访的很多70后和80后,很多都没见过豌豆糕,更别说吃了,只有年纪再长一些的市民还隐约记得它的口感“很绵软”。 

   豌豆糕消失了三十多年 

  为了寻找传说中的豌豆糕,昨天晨报记者寻遍南京大街小巷、星级酒店、秦淮传统茶楼,都没有发现它的踪迹。素有“秦淮第一楼”美称的永和园是一家中华老字号,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的点心赫赫有名,记者来到这里寻找同样没有发现豌豆糕。永和园负责人朱女士回忆,市场上至少30多年见不到豌豆糕了,她本人还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手艺的时候见过。 

  江苏酒家行政总厨周军是有着“金陵厨王”、“一代宗师”美誉的名厨胡长龄的关门弟子,现在是京苏大菜传承人。他也回忆80年代初时老南京有家传统糕点食品厂,那时好像还有卖豌豆糕,但是后来西式点心的兴起,很快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老师傅们黯然退休,传统点心的制作手艺也就此失传。 

   甜糯的乌米饭 

  老人们都多年没吃上了 

  “乌米饭?哎哟,好多年么得(没有)吃过了,”住在凤台南路一个老小区的黄增新老先生,听到记者的问题,赶紧看看身旁的老伴,“得有十来年了吧?”老两口记得原来在90年代城东的老房子没拆迁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推着自行车叫卖乌米饭。做得讲究的小贩,则是用粽叶包裹着乌米饭,小心地揭开一角,只见乌黑晶亮的米饭上撒着桂花和糖霜,吃在嘴里没有糯米的腻,多了一份爽口和滑溜,伴着白糖桂花的甜蜜,也有几分清香。 

   乌饭树叶越来越少 

  所谓乌饭树,其实学名叫南烛,也叫青精树。说是树,其实只是一种小灌木。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位专家说,乌饭树根本不是什么稀奇的树种,以前南京的紫金山、栖霞山,江宁的牛首山、将军山,以及宁镇扬山脉在南京的任何一个小山头,只要上去,就很容易找到这种小灌木。然而,如今的城市建设让这些乌饭树越来越少。 

   如今渐远的回忆 

  立夏吃什么? 

  老城南也不讲究了 

  谈起南京的立夏民俗,大家都会想起老城南。在立夏即将到来的时候,老城南的家里都要准备哪些美味呢?晨报记者满心期待,前去一探究竟。 

  木屐巷所在的安品街社区的工作人员听说记者在调查居民立夏当天的吃食,热心地领着记者到辖区周边的十几户老城南家进行了采访,不料结果出乎记者的意料,说起来大家并没有为立夏多准备什么吃食,就是常见的立夏当天要吃的苋菜等蔬菜都没有。“不知道这个!”“没关注过!”甚至不少六七十岁的居民都这样表示。居民王兆南的话最能代表大家的想法。他说现如今条件好了,想吃的东西花钱随时可以吃到,也就变得不那么讲究了。 

   民俗专家说: 

  没人再借着节气“过嘴瘾” 

  越来越淡薄的民俗节气饮食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民俗专家杨永泉认为,这固然和现代社会大家工作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各类社交活动挤占大量闲暇时间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大家生活都好了,想吃的东西随时都能买到,不像过去。“在旧时缺米少粮,像饺子、鸡蛋一年也遇上不了几回,大家就找理由过嘴瘾。吃乌米饭和豌豆糕也是,现代人连吃饭都抗拒,为了减肥什么甜食都不沾,要不是偶尔尝鲜,谁还会费劲去动手做呢?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