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夏"仍是“春当家” 本周天气继续晴雨相间

06.05.2015  14:03

立夏节气到来,扬城绿意葱茏。行走在护城河畔,惬意十足。刘江瑞摄

暮春时节,花开灿烂。刘江瑞摄

昨日扬城又现“透明天”。惠宇摄

  中国江苏网5月6日讯 今天迎来一个重要的节气——立夏。进入5月,夏意渐浓,不过,立夏并不代表着真正“入夏”。从气象数据分析来看,本周扬城晴雨相间,雨水还会时不时地光顾一下,有雨水时气温略低,随后立即升温。总体来说,这一周不冷不热,立夏了也依旧是“春当家”,气候还算宜人。

  1

  【节气】

  立夏了,为啥屋里有点凉?

  根据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的测算,今天3:53,太阳到达黄经45°,我们就进入“立夏”节气。不过,对于扬州来说,通常立夏之初还处于“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暮春季节,但是此时春天已经只剩尾巴,稍纵即逝,夏季的炎热则可能会提前冒头。

  可虽然立了夏,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却依旧“春当家”。春与夏大体是“划江而治”的格局。但近些年,夏往往在立夏时节便急促地“北伐”至华北,春既无招架之功也无还手之力。

  从本周的天气预报看,今年立夏扬州也是“春当家”,不冷不热,微风和煦。不少市民就要疑惑了,这都“立夏”了,坐在屋里不动,为啥还觉得有点凉?记者翻阅历史气象资料发现,往年此时,主城区已频繁出现30℃以上的气温,今年还未出现一个30℃以上的“高温日”。对此,气象专家说,这几天东北冷涡甩出一股股冷空气,云层较厚,导致气温被拉低。

  2

  【疑问】

  扬州“短尾巴”春天变长了?

  在大多数扬州人的印象中,春天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每年春天都会被形象地形容为:穿上了“迷你裙”。不过,今年貌似有点例外,有小伙伴在朋友圈提出疑问:不是说扬州无春吗?怎么今年春天变成了“长颈鹿”,感觉格外漫长呢?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相比于夏季、冬季,扬州的春季的确短暂,只有冬夏两季的一半。一般来说,扬州的春天长度为52天,不过今年入春日为3月15日,比往年提前了数天,到昨天扬州已入春51天。“至少本周不会入夏,如此看来,今年春天真的比往年平均要长一些。”

  今年夏天何时真正来到?

  立夏≠入夏,因为这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告别春天。但按气候学标准,日平均气温必须稳定升达22℃以上才为夏季开始哦。不过,有市民说,你们气象学的入夏标准太繁琐,我们的标准是“樱桃红熟”。吃上樱桃,便是夏天。“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其实这个鲜美的换季标准也挺好的。

  其实,每年进入5月,我市也开启了入夏冲刺之旅,日平均气温很有可能超过22℃的入夏门槛气温。气象专家说,历史资料显示,扬城入夏时间平均在5月下旬到6月初,也就是在“小满”节气后。不过,根据近10年的数据观测,扬州提前入夏的情况增多,比如2009年,5月6日就正式入夏,而去年5月3日就入夏;但2010年,扬州直到6月12日才正式入夏。

  3

  【预报】

  本周天气依旧晴雨相间

  延续了上周的天气格局,气象部门预计,本周扬城天气依旧不冷不热,只要不选在阵雨时段出门,整体气候十分宜人。气象专家提醒市民,“本周整体气温变化不大,但在下雨期间,温度会略有下降。”

  具体天气预报如下:今天,多云转阴,东南风3-4级,清晨最低气温14℃—15℃,白天最高气温21℃—22℃;明天,多云,清晨最低气温12℃—13℃,白天最高气温26℃—27℃;后天,多云到阴,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清晨最低气温14℃—15℃,白天最高气温21℃—22℃。

  记者 陈洁文

  实习生 胡媛

  ■新闻延伸 扬州立夏有哪些习俗?

  新鲜的果蔬吃起来吧!

  风小了,雨多了,“立夏无雨,碓头无米”。万物领受着雨露阳光的滋养。和其他几个“立”字头的节气一样,立夏也有着不少民俗。比如扬州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五香茶叶蛋、吃七家茶、不坐门槛、称体重等。城里人还有“立夏尝鲜”之俗,即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立夏之前,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要买凉枕、扇子、阳伞等送到女儿家,谓之“送夏”。

  与立春节气相比,立夏重在节令食物很多,这是因为气温特别适合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在扬州,立夏是一个尝鲜尝新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品尝到一年中最早的收获物。

  而除了一些传统民俗外,还有一些很“草根”的民俗。比如:立夏要吃腊月二十四的糯米锅巴,以防止拉肚子;立夏吃了榆钱饼,夏天不生病;立夏“斗蛋”,斗完吃掉白煮蛋小孩不疰夏。

  而除了扬州,全国各地也有很多独特的立夏习俗。

  1.南方有立夏饮茶、吃五色饭、称体重的习俗。

  2.江浙有转蛋、碰蛋、绘蛋等民俗。

  3.安徽一带立夏忌坐门槛。

  4.福州流行煮鼎边“做夏”。

  5.绍兴则是吃豆和吃蚕豆煮的糯米饭。

  6.温岭照例要吃麦饼。

  7.也有地区,会为孩子系五色丝线绳,称“立夏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