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采访 重视细节比拼应变

29.06.2016  12:52

                突发事件现场是新闻的富矿,作为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和200万民警的报纸,《人民公安报》的记者经常随警作战,有机会深入重大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但能否在现场挖到“金子”,往往比的是记者的积淀与应变能力。
              根据媒体定位寻找新闻线索
              突发事件现场线索很多,这就要根据自己媒体的定位和读者群确定采访线索。根据《人民公安报》的定位,其所关注的重点是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的情况。如突发事件中当地公安民警如何指挥、疏散群众,消防官兵如何应急救援等。除了事件的动态情况外,全局性的工作也要反映,还有处置突发事件中涌现出的典型个人和优秀群体。此外,也包括在突发事件现场发现的问题和思考。
              到现场后,需要和当地相关宣传部门取得联系,把采写的内容随时与其沟通,这样可以快速网罗目标。同时,还要保持与现场总指挥部的联系。公安工作组是现场总指挥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总指挥部会经常发布新闻材料,这是线索来源的集中地。与同行交流也是线索的来源之一。对于线索的收集,多转几个现场,多问几句,总会比别人看到、得到、知道得多些。
              此前,《人民公安报》记者在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采访的时候,在经过玉树县公安局用帐篷搭建的临时指挥部时,看见两位民警坐在帐篷外的桌边拿一个小本子在记什么,就过去跟他们聊天。一聊才知道,他们是在进行失踪和死亡人员登记。在突发事件中,这是公安机关的常规工作。在登记表格上有这么一行字:“无章,玉树县公安局”,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一打听,原来地震时,县公安局的章被埋在了废墟里,所以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登记。同时,记者又看到他们胳膊上系了一条从红布上扯下来的红丝带,这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原来很多民警办公的房屋倒塌,他们连警服都没来得及挖出来就投入救灾中。由于很多民警没有警服,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县公安局领导决定在民警的手臂上扎上红丝带。正是对细节的发现与挖掘,经过前后方的合作,稿件刊登在了《人民公安报》一版重要位置,标题是《扎上红丝带,这就是警察的标志》。稿件见报后,受众的反馈是“没想到稿件还可以这样写,角度确实比较新颖”。
              见缝插针进行采访
              突发事件中,被采访对象都很忙,现场时间、空间跨度大,很难找到采访对象和让他们抽出时间接受采访,采访只能见缝插针进行。到采访对象工作的现场,观察他们是如何工作的,这也是一种现场采访。
              在突发事件现场,刚开始时,当地公安机关忙于灾后各项工作,找到的很多线索往往苦于找不到当事人。对于定不下时间的采访对象,记者应时不时打电话,一是了解情况,二是沟通采访时间。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人民公安报》记者冒着落石的危险赶到灵关镇,在灵关派出所采访了所长徐礼茂,把他带领民警抢救出多名群众的情况与报社沟通。后来,决定把徐礼茂作为典型进行深入采访。但接到报社的要求时,记者已离开灵关。为了采访到他,记者约了好多次均以出现场没有时间婉拒了,最后,记者只好采访县局领导和他的爱人,从另一个方面了解情况,从而让成稿依然显得很丰富。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如同“战役”,机会转瞬即逝,记者要有战时的思想,不放过一切机会进行采访。
              集体采访事半功倍
              在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的采访报道中。当时,发生爆炸后火势很快被扑灭。这起火灾扑救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火灾扑救史上的奇迹。随后,为了宣传火灾扑救中的典型。由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带领中央媒体采访团赴大连进行采访。到达现场时,很多去增援的消防部队已经开始打扫战场,准备返回了。根据事先安排,《人民公安报》稿件要分成四部分,从还原扑救现场到科学决策再到典型宣传等,需要采写的内容很多。
              记者先到现场看火灾后的情况、听介绍,对爆炸的严重性、战斗的激烈性、危险性等有了基本的印象。这样的大规模灭火战斗,要采访很多当事人。当时记者采取了集体采访的办法,每一次采访请参加战斗的10多名消防官兵、公安民警讲所见所闻。集体采访这种方式,一是效率高,二是信息量大,三是可以减少当事人回忆往事的痛苦。经过规模化的集体采访,在较短的时间里,《人民公安报》记者采写的《奇迹:新港大火15小时生死扑救》《科学扑救:渤海湾畔阻击火魔》《警徽闪耀:驰骋火海尽显勇士本色》等系列报道,较好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丘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