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件“外衣”把垃圾桶“藏”起来

13.08.2015  13:26

  华盛苑居民正在使用新型垃圾分类箱。杨王增摄

  中国江苏网8月13日讯 也许您行车路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幕:垃圾收集卡车行驶在路上,即使车厢实现了全封闭,但一路上依然从缝隙中不停滴洒着不明液体……据长期从事垃圾清运的师傅介绍,这些不明液体,大部分是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发酵产生的汁液。目前,太湖街道正在推行“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投放试点,辖区内的安置房小区陆续使用上了新型的垃圾分类投放箱。

  新的垃圾箱漂亮有封闭口,看不到垃圾

  8月10日,在太湖街道华盛苑安置小区,每幢楼下都安放了一批垃圾分类投放箱,黑色的铁皮外壳,正面是标注着“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绿色与银白色脚踏投放口,脚踏上踏板轻轻一用力,投放口打开,松开踏板,投放口自动闭合。新型垃圾箱整体高约1.7米,垃圾入口盖板在1.5米左右,10岁左右的儿童也可以进行垃圾投放操作。

  “新的垃圾箱漂亮,而且有封闭口,看不到垃圾。”对比敞口的老式垃圾桶,下楼扔垃圾的包阿姨从女性的审美观出发狠赞了一通:“咱们的安置房小区绿化好,楼也漂亮,垃圾桶换了新的,这下漂亮多了。”

  新箱上岗,老桶留用换装算好“成本账”

  据太湖街道环卫所的“老环卫”钱伟东介绍,老式的塑料垃圾桶200-300元一只,一个小区就是上百个,如果全部淘汰的话,显然不划算。新型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是藏起了老式垃圾桶,提升了环境,打开正面盖板就能拉出内置的垃圾桶,垃圾清运车依然能够进行流水化的清运作业。

  通过分类垃圾箱的盖板,果然可以看到垃圾箱内部依然使用的是老式的敞口绿皮垃圾桶,原来,新型的分类垃圾箱就是给老式的顶部开拉盖的绿皮垃圾桶穿上了美丽外衣。简单的一个外壳,使得传统垃圾桶不再“敞口”外露,经过分类投放、入箱封闭,防止了蚊虫飞舞与气味外溢,既提升了整个小区的环境面貌,又有助于培养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

  垃圾分类,源头控制依旧任重道远

  太湖街道最早在2013年就开始在糜巷桥社区试点进行垃圾分类收集,2014年在周新苑三期二批投入使用了59个分类垃圾箱,这次华盛苑投入使用了34个,确保每幢楼道口都有一个分类垃圾箱,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街道将陆续为辖区内的安置房小区垃圾桶进行换装,从源头上将家庭厨余垃圾从一般垃圾中分离出来,倡导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硬件上的提升很容易,有资金投入就可以。难就难在居民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楼道口有一个分类垃圾箱,既是现实的使用需要,也是一个促进居民垃圾分类理念更新的宣传阵地。”说起垃圾分类的现状,从事了环卫工作20余年的钱伟东认为重要的还是在于人的行为习惯的规范培养。

  通讯员风海舟记者刘梦雪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