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省了农本肥了地——走进洪泽县洪发农机合作社
“虽然今年天气不好,但小麦产量还可以,我觉得这与秸秆还田有关系,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需要施的化肥也少了。”近日,洪泽县三河镇村民陈飞对记者说,“秸秆还田当肥料,不仅经济环保,而且有利于下一茬农作物生长,好处多呢。”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抓住政策机遇,依托农机合作社,稳步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扩大生态效益。洪泽县洪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韦恩辉告诉记者,秸秆还田好处很多,能使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得到显著提升,耕地的土壤质量得以改善。韦恩辉说,秸秆还田除了能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外,还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重金属,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土质变优了,粮食品质还会差么?”洪泽县三河镇很多农民都尝到了秸秆还田的甜头。据了解,秸秆还田一般需要连续三年之后才能显现出优势,不但有利于作物生根、抗倒伏、抗病虫害,而且联合收割机一边收割,大马力拖拉机一边还田,十分方便。
据了解,洪发农机合作社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能拿到每亩25元的还田补贴,除去各项成本外,一亩地就可以获得利润15元左右,合作社投入的还田农机具很快就可以回本。韦恩辉告诉记者,秸秆还田正常一季收入是四万多元,买一台农机两年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据了解,该合作社仅秸秆还田这一项收入就超百万元。
除此之外,秸秆还田之后,农民可以直接播种,又省下了一笔人工费用。据介绍,采用秸秆还田,平均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170元左右,同时还能为农民增加200多元的效益。可以说,秸秆还田提高了机械化程度,提升了粮食品质,提高了经济效益,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在秸秆还田现场,洪泽县农机局管理科负责人何培军告诉记者,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土壤及麦秸秆中水分含量高,对还田作业造成了难度。一般来说,秸秆留茬是在十五公分以下,但今年略微高了一点,可能要达到二十公分左右,麦秸秆水分含量高使得切碎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整田的时候,要采用水田埋茬机把秸秆埋下去。
进入6月份以后,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自南向北依次展开,通过秸秆反转灭茬、正旋灭茬等新技术的使用,每天平均还田面积超过15万亩,今年全市夏季秸秆还田率将超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