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秸秆打捆机进驻侯河村 每台每天可生近600个“草鸡蛋”

25.11.2014  09:51

 

 

 

 

 

 

今年秋收期间,造型小巧的新型打捆机帮了马桥镇侯河村的大忙,短短半个月,全村秸秆禁烧工作已全面结束,除农户自留和部分秸秆还田外,其余秸秆均已打包成圆柱状的草捆运往集中收储点。

 

在马桥镇侯河村,记者看到8台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每到一处稻秸秆被机器迅速吸起,前行了20多米后,打包机发出“嗡,嗡,嗡”的提示声,后盖缓缓开启,从机肚中吐出一个圆柱形稻草捆。每隔2分多钟,打包机就会自动生下一个“草鸡蛋”。马桥镇副镇长、侯河村党总支书记朱海平介绍,这种新型秸秆打捆机每小时可收集4亩稻秸秆,打成约80个圆捆。机器每天可工作8小时,“消化”近30亩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