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教优势”变成“发展先手” 南京厚植“科创森林”

10.04.2018  23:54

        和全球任何一座创新城市一样,南京正直面创新发展三大问题:科研与产业如何融合?政府与市场如何协同?“高原”和“高峰”如何打造?

        “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核心目的就是培育科技企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南京要放眼全球“移植大树”、打造苗圃“培育树苗”、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种好“三棵树”,才能厚植一片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科创森林”。

        目标明确而艰巨——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4000家,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一问:“两张皮”怎样拧成“一股绳”?

        让科教沃土

        渗出更多“创新养分

        最近一段时间,南京市领导与大学校长的碰面格外频繁。

        1月3日召开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各大高校院所领导“前排就座”;1月9日与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月25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3月19日,与东南大学13个校地融合项目签约落地;3月29日,与南京大学签约12个校地融合项目……

        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说,从重大会议到工作会商,从考察调研到洽谈签约,南京市领导强调的关键词,都是“两落地一融合”。

        “两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这是南京打造创新生态链、建设创新名城的主要抓手。

        在宁高校本已在宁,为何还要谈“落地”“融合”?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张敬华对科教资源的“丰富”一语带过,他更关注的是“如何转化”。统计显示,南京的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有12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如果把这些平台全部拉到市场上来,能不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变成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

        不只是南京,国内很多城市创新发展中都遇到类似的困惑:科技人才携科研成果创新创业,院校却提不起兴趣。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分析,高校比较看重的是论文发表数量,而企业面临的是市场竞争。在两个轨道上并行,就搞不到一块去。加上涉及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诸多关键的体制机制未能理顺,从“病症”上看是“科教资源多、成果转化少”,“病理”分析却是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现在,高校要建“双一流”,南京要打造“创新名城”,“两落地一融合”要做的,就是把“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1月4日,《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南京市委“一号文件”形式发布,文中处处可见“换位思考”的痕迹。比如,第一条中支持在宁高校院所等单位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或大科学工程,最高给予国际资助经费20%的奖励;第二条中支持高校院所与国际名校合作举办特色学院和高端服务机构,最高给予1亿元支持;第三条中对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奖励……

        “一号文件”一经发布,即引起强烈关注和响应。科教界人士普遍评价:既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地方的创新需求走进去。

        二问:“两只手”如何“同发力”?

        为“科技嫩苗

        播撒充足“阳光雨露

        前不久,哈佛大学一个创新团队来国内寻求项目合作,在长三角城市考察了一大圈,最后落到了合肥。这件事给南京带来不小的刺激和反思,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既要不失时机地“移植大树”,更要把培育产业的环节前移,播撒“阳光雨露”,培育本土“树苗”。

        围绕企业创新主体,政府“有形之手”如何发力?以“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为突破口,南京新一轮科创体制改革破题。

        南京工业大学膜应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是首批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技术团队出资700万元,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南京江北新区各占15%股份。”公司总经理郭百涛说,新型研发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市场化运作”。科研人员早期是“兼职”,现在是“全职”;以前用人手续很麻烦,现在可自主引进人才;过去产权收益不明晰,现在用专利直接向高校“购买”。去年,他们花数十万元打包购买母校的膜材料专利,研发产品后以技术入股,又引入社会资本5000万元,孵化出九天高科公司。今年,他们推进的10个项目中有6个可直接组建科技公司。

        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陆璐说,这一新机制的妙处在于,对科研团队而言,持大股有积极性;对政府而言,收获了一批科技公司;对高校而言,既免除管理企业、开拓市场之苦,又享论文专利、成果申报之利。实际运作中,地方政府的股权将在项目成熟后退出,收益部分还将再拿出1/3反哺高校。

        新型研发机构的“磁场”之强超乎想象。截至目前,12所本地高校,北大、清华等13所外地院校、8个“中字头”院所,以及滑铁卢大学、悉尼大学、剑桥大学等8所国际名校纷纷来宁“落地”“融合”。江宁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局长张洋告诉记者,半年不到,12家新型研发机构密集落地。德国国家微系统传感院刚把研发总部搬过来,中科院粤港干细胞项目又在快速推进中。

        “新型研发机构就是要成为孵化科技企业的‘老母鸡’。”蒋跃建说,今年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将达到100家,孵化引进科技项目300多个。南京还着力打造“苗圃”,把全市80多个创新载体整合提升,成立15个高新园区,强化主导方向,避免同质竞争,让培育出来的“树苗”顺利落地、茁壮成长。

        三问:“有高原”如何“筑高峰”?

        在“科创森林”里

        培育更多“独角兽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独角兽”企业164家,江苏有7家,南京占其中3席,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八。

        “科技成果转化年年抓,为什么难以产生旗舰型科技企业?”带着问题,记者走进此次新晋榜单的南京“独角兽”企业之一“运满满”公司。

        “‘独角兽’一定是科技创新的‘猛兽’,我们将创新视为生命。”运满满创始人兼CEO张晖说,团队与阿里云专家合作开发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全国干线物流调度系统“牛魔王”,实现智能车货匹配、实时调度、标准报价、地图寻迹。“运满满”从一个车货匹配平台、智慧调度平台,逐步升级为大生态平台、货运界“淘宝”,靠的就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不断创新。这一只“独角兽”,已拥有3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和大数据专家。

        手握汇通达、孩子王两只“独角兽”,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汪建国说,培育“独角兽”离不开一个“”字。今天的五星控股定位就是孵化器。这些年孵化了十几家科技公司,母公司也成功地“老树发新芽”。

        “南京如果能搞出一批‘独角兽’企业,会变成什么样?”这是张敬华经常说的一句话。遇到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他就问:“你们有了苏宁金融、易购、云商,能不能再组建一个苏宁科技公司,搞出一只‘独角兽’?

        培育下一批“独角兽”,整个南京行动起来了。从去年7月开始,市里每个月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其中一次主题就是抓“独角兽”。今年2月,南京在全市范围征集“独角兽”储备企业名单;市发改委在酝酿“一企一策”扶持政策;下个月,市金融办将和深交所合作进行上市企业的路演,让“独角兽”企业登台推介,国内外400家创投机构现场参与。南京还将邀请胡润研究院来授课,剖析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规律……

        “今天活力满满的‘瞪羚’,有望是明天强大的‘独角兽’。”蒋跃建说,根据省科技厅发布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名单,南京已评选出33家“瞪羚”企业作为“独角兽”的蓄水池。只有“瞪羚”竞逐奔跑、“独角兽”频频出没,创新名城才会更有活力。

        下一只“独角兽”在哪里?它一定出现在南京致力营造的“科创森林”里。(双传学 陆 峰 秦继东 王世停 孙 庆 顾巍钟)

        短 评 >>>

        构建多姿多彩的“创新生态

        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总共1850来家,深圳半年的新增量就有这么多;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南京有高原却不见高峰,建设“创新名城”,南京弱就弱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够多,短就短在缺乏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高新技术企业,差就差在创新的生态不够强。培育创新主体,构建摇曳多姿活力四射的创新生态,是必须答好的考题。

        建设“创新名城”,企业是当仁不让的主体。深圳大院大所并不多,创新型企业却比比皆是。一些科教资源丰富的地方,企业却成长不起来,说到底还在于有没有适合企业生长的环境。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发展一般的产业,推动创新性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更高,比如需要有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更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有效率更高的市场交易制度,等等。建设“创新名城”,既是资源、企业、产业、人才等问题,也牵涉到体制机制和环境的问题。要建“创新名城”,首要之举在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破除阻碍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有利于企业成长壮大的制度环境。

        有什么症结,就要开什么药方;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就要到哪里去寻找。根据建设“创新名城”的实施战略,到2020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000家,核心创新指标进入全国前列,若干原创技术国内领跑。基于这一目标,南京市提出,要种好“三棵树”,缝合“两张皮”,构筑“科创森林”;要培育科技企业,打造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建设创新氛围最佳、创新效率最高、枢纽功能最强、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这一系列的举措,恰恰点中了“创新名城”建设的要害,抓住了创新性发展的“牛鼻子”。只要咬定目标,紧扣实际,狠抓落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创新名城”的蓝图一定能够在古都南京变成现实。(刘庆传)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