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改革30条”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

29.11.2020  12:43

  近年来,江苏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2018年出台的“科技改革30条”为代表,不断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今天的《改革拓新路 发展开新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江苏“科技改革30条”是如何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的。

  前不久,南京工业大学的李俊老师有了一个新身份——“社会服务型教授”,成为江苏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受益人。他告诉记者,以往职称评定大多看重承接国家课题、发表论文为主的“纵向课题”,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主的“横向课题”权重不高。不过从2018年开始,南京工业大学依据江苏“科技改革30条”进行了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在职称考核中不仅将“横向科研”与“纵向科研”同等对待,而且新增了“社会服务型系列”职称,为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师打通了职称晋升通道。

  南京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李俊说:“我觉得这次改革也起到了引导作用。让我们这些科研人员不光是写论文,也要像总书记说的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真正把科学研究同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

  2018年,江苏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30条举措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一系列困扰科研人员的痛点、难点被逐一拔除。其中近八成政策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突破性,5成左右为全国首创。围绕扩大科研自主权,明确科研经费“包干制”、赋予高校院所用人自主权;围绕“松绑赋能”,设置科研助理,精简报销和申报材料,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围绕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由领衔科学家自主设置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经费使用;围绕“创新激励”,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免责机制,让科技创新不怕失败,勇于尝试。改革实施以来来,大批科技人才收到一揽子的科研创新“大礼包”,获得感显著增强。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曹安业说:“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大家放开手脚,放下包袱。让大家更能沉下心,静下心从事我们的创新的研究。

  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室主任李莹说:“我们就可以大胆去发挥我们以科研为先导的活力,就不会受经费的束缚,所以就大大激发了我们的自主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祝世宁说:“更多地是给了我们很多的自主权,卸了我们的包袱,使得我们在这样一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不落伍。

  在科技创新政策的牵引带动下,全省上下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技术合同共登记33610项、同比增长50%,成交额达1643亿元、同比增长55%,成交额已基本与去年全年成交总额持平,其中高等院校技术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了综合预算、综合管理、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放开了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赋予高校院所更大的自主权,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生态。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地优化完善更富活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地扩大科技人员的自主权,大幅地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快推进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黄蒙 王鹏 冯水清 康健 夏敬栋)

  原标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江苏:“科技改革30条”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