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专家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 400种脊椎动物灭绝

17.07.2016  17:05

  “我们正在经历的,极可能是6亿年来的第六次生命大灭绝,面对这样的状况,人类能做什么,值得深思。”昨天,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普部副主任徐洪河为公众做了一场题为《人类会经历大灭绝吗——来自化石记录的启示》的科普报告,呼吁人类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如果把地层看作是一本历史书,那么化石就是其中的文字。化石告诉我们,6亿年以来,生命越来越高级,生物多样性缓慢上升,但其间共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最著名的是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一次,而最惨烈的要数2.5亿年前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95%的海洋生物及75%的陆地生物消失了。而如今,我们很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1900年以来已经有400种脊椎动物灭绝,而在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1万年;过去6500万年以来,每100万年会有一两种哺乳动物灭绝,而近500年却至少有80种哺乳动物灭绝。

  徐洪河说,环境的变化,如外星撞击、火山地震、气候剧变等是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但在这一轮生物灭绝中,人类因为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和滥捕滥杀等扮演了重要的“杀手”角色,例如渡渡鸟在被发现82年后灭绝;因为迷信蜂猴的皮肉能治麻风病和驱除咒语,这种生活在南亚雨林的动物80年来只被发现4次;澳大利亚的袋狼因为人类保护羊群而被猎杀,1936年就已灭绝;流放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有一种圣赫勒拿树,因为人类砍伐和发展农业,破坏了它的生存环境,最后一棵人工繁育树死于2003年;中国的白鳍豚因为长江栖息地被破坏和利用,于2007年灭绝……

  事实上,地球生态的脆弱超出人们的想象,根据自然保护国际联盟的统计,约41%的两栖动物和25%的哺乳动物已经成为濒危物种,科学家认为,300年后75%的哺乳动物将不复存在。人类已经如此深刻地改造了自然,因此对地球生态负有更大的责任,需要防止因为自己的“任性”而引发生物灭绝的连锁反应,进而威胁自身的生存,因此追求环保、保护自然是必需而紧迫的任务,这是从化石中读出的6亿年地球演化史告诉我们的结论。

  本报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