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燃禁放,功夫更在查处之外

06.01.2015  08:23

  铁腕执法,南京打响整治烟花爆竹第一枪——

 

  “不该心存侥幸,以为不过是过新年放个鞭炮,没想到会这样(被处以5日行政拘留),以后再也不敢了。”1月5日,记者在南京市看守所江北拘留所见到张某时,他嘴里一直说着“后悔”二字。

  2015年1月1日零时开始,南京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实施,主城区以及栖霞、浦口、江宁、六合等四个区的12个街道、园区全年全天候禁燃禁放。浦口张某是新规实施后第一例、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例因违规燃放而受到治安拘留处罚的人员。

  令行禁止,铁腕执法,南京强力打响禁燃禁放“第一枪”。

  铁面执法,

  集中整治“新年钟声时

  2015年1月1日零时,新年钟声刚刚敲响,南京市浦口区鼎业大酒店外就有鞭炮声响起。浦口警方珠江派出所同时接报,有人不听劝阻,执意在酒店门口燃放烟花爆竹。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当事人张某仍试图继续点燃剩下的烟花。按照相关规定,警方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张某也成为全市禁放首日被拘第一人。

  当天零时30分左右,浦口区江浦街道一家KTV门口又有人燃放烟花爆竹,三名当事人称“被跨年迎新的气氛所感染,看附近没有警察,就抱着侥幸心理燃放”。而在同属禁放区域的泰山街道,民警接到举报后,当事人拒不承认,直到调出物业监控画面后,这位市民才乖乖接受500元治安处罚……

  “那个张某被处以治安拘留后,他的家人亲属纷纷找我说情,但这个口子决不能开。”浦口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卞鹏虎说,万事开头难,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是新规生效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又是婚迎嫁娶、辞旧迎新的高发期,如不能及时有力地遏制违规燃放行为,极易形成“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局面,最终导致法不责众的尴尬,损害政府的公信和法规的威严。

  及时有效的查处,背后是各级各部门禁放“总动员”。元旦三天,全市共出动执法巡查力量28000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小区、单位、街巷等35000余处次。

  铁面执法之下,禁放新规正深入民心。据南京警方统计,元旦三天,全市违规燃放警情仅有35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1.2%。以浦口区为例,元旦当天共查处5例违规行为,次日仅发生一例,到了1月3日实现全天零违规燃放。

  令行禁止,

  功夫更在查处之外

  别小看区区一挂鞭炮,想彻底管住其实很难。在以往,涉及烟花爆竹的管理部门有10多个,安监管规格、工商管审批,城管查摊点,公安抓违规燃放……新规实施后,解决了“九龙治水”的问题。

  记者从南京市禁放办了解到,禁燃禁放工作明确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相关区成立了区级禁放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公安分局也都设立禁放办,组织公安、城管、工商、安监等部门联动执法,形成合力。

  尽管如此,光靠“”,执法力量仍远远不足。集中整治后如何实现常态化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才是关键。

  “燃放烟花爆竹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也污染了大气环境……”最近,浦口区各校中小学生都收到一份“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阅读签字。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广泛宣传禁放新规。针对孩童、婚庆、办丧、开业等燃放“目标群体”,禁放办在民政登记、殡葬管理、工商税务等部门窗口发放禁放提示,同时通过短信、宣传片等方式广而告知,使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南京一些警局还创新性地开展“爆竹换平安”置换活动,如果市民主动上交留存的烟花爆竹,就可到派出所换取安防小产品。1月4日,家住江北泰山街道的刘女士就主动上缴两箱烟花爆竹,乐滋滋地领取一件门磁报警器。统计显示,元旦期间,南京共收缴烟花爆竹342箱,兑现举报奖励5000元。

  移风易俗,

  找寻合理替代方式

  从1995年至今,南京市就禁放问题经历了多次政策反复。不少市民和网民质疑:一纸禁令,能否刹住千年习俗?

  “移风易俗的关键是帮人们找到可替代方式。”南京明日大酒店销售经理刘红梅告诉记者,不少预定婚庆酒席顾客都会询问能否燃放鞭炮,她都会建议使用彩条纸礼花礼炮代替,或是以踩气球的方式庆祝,大多数顾客都表示理解和采纳。

  只闻其响、不见硝烟的电子鞭炮,也成为网络热销品。记者在某知名电商网站上看到,一款标价128元的环保仿真电子鞭炮,仅元旦期间就取得10000多件销量。此外,南京市政府还表示,逢重大庆典和节日,经公安机关许可,可举办焰火晚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市民群众可集中观赏,这也是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

  “新规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民俗派’与‘禁放派’之争尘埃落定。”南京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副处长魏正学认为,从环保角度看,每年除夕、正月初五和正月十五燃放高峰阶段,全市主要监测点的PM2.5数值短时间内迅速“爆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初一凌晨1时,城区PM2.5平均每小时浓度达到每立方米566微克,较正常水平高出约370微克。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会让市民自己掂量,以严重污染环境换得一时欢庆,是否得不偿失。本报记者王世停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