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祁振忠是宿迁抗战老兵 在一场战斗中左眼失明
编者按:
七十年前,硝烟战火弥漫。敌人铁骑肆虐之处,总有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并慷慨赴死。战场上的英勇搏斗,终换来今日的和平时光。两个月来,本报采访了多位曾经经历过那场战争的老兵,聆听他们讲述那段枪林弹雨的岁月。然而还有一些逝去的人或者一些过去的往事,抑或一处遗址、一张照片、只言片语……都是抗战这段历史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即日起,本报便以采访抗战亲历者后人、查询史料、重温往事、寻找遗迹等方式,以写实的手法从另一个角度重温抗战的那段岁月。
中国江苏网8月21日讯 (记者 高策) “怕死的人最后都不长命,只有像我这样不要命的最后才能活这么久。”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的祁振忠曾经是一名抗战老兵,参加大小战役无数,这是他一生中留下的一句“名言”。2015年,祁振忠因身患肿瘤在宿迁市中医院治疗无效死亡。老人的长子祁学金告诉记者,父亲在生前从来没有惧怕过生死,就连疾病和死亡也是非常乐观地面对,他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15岁报名参军
“ 那时候才15岁。”1926年,祁振忠出生在原宿迁县来龙乡,也一直在来龙生活到了15岁。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硝烟很快就弥漫了整个中华大地。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祁振忠年龄还小,在学堂里读书的他亲眼目睹了鬼子进村后的种种暴行。直到1941年,15岁的祁振忠到了血气方刚的年龄,他报名参军,誓为惨死在日军手下的乡亲们报仇。那一年,祁振忠加入了黄克诚的新四军队伍。
跟随着部队,祁振忠开始了远征,他时常对儿女们说,他们的部队最南远征到了越南,最北打到了内蒙古、东三省一带。在艰苦斗争的岁月中,祁振忠的回忆并没有跟儿女们多说,只是有一些只言片语的段子,记录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祁振忠时常说起一段往事,那时候部队行军,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部队一共有多少人,只是记得有一次,部队经过一个小汪塘,战士们纷纷拿出随身的行军水壶装水,部队经过后,这个汪塘就干涸了。祁振忠经常对祁学金说,那个塘子面积大约有两三亩。
一场战斗中左眼失明
祁振忠的左眼失明,他的左眼内有一片不大的弹片跟随了他的一生,一直没有取出,这个弹片是在一场战斗中留下的。随军出征后,祁振忠所在的部队在安徽境内与日军短兵相接,一场猛烈的战斗之后,醒来后的祁振忠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病床上,在战斗中,一个弹片飞进了他的左眼,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取出弹片就严重威胁到生命,弹片就一直没取。到后来,头颅中的弹片时常引起祁振忠头痛无比,但是这个时候,祁振忠年龄已经大了,更经受不起这样的手术。祁学金告诉记者,这个该死的弹片一直折磨着父亲,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经常骑着自行车赶到县城里为父亲买止痛药。
“父亲吃过人肉,他经常说死亡的那些战友们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他们最终打败了日本人。”在战争的后半段时间里,日军的实力逐渐萎缩。祁振忠所在的部队也一路北上,追着日军尾巴,一路追,一路打。然而他们追到了东三省,在一场战斗中,他们的部队遭到了意料之外的顽强阻击。在战斗中,日军突然调来大批部队增援,祁振忠所在的部队被团团包围在一个漆黑的山谷中,连续三天,部队中断了外界的一切补给。祁振忠回忆说,在被围困三天后,部队的伤亡很严重,而且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完了,甚至野地里任何能吃的野果、野菜、树叶也都被吃光了。在饥饿忍无可忍的时候,祁振忠和他的战友们用军刀,从牺牲战友的大腿上,切下肉来充饥。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天后,被围困的新四军终于迎来了援军。
建国后回乡务农
“父亲每年都去给三大爷烧纸,‘嘲笑’他怕死才死得早。”祁学金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在参加抗战前,曾经拉着三大爷一起参军,但是当时三大爷害怕战争,并没有和祁振忠一同前往。直到第二年,他的三大爷因为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后,才参加了新四军。但是不久后,家中就得到了噩耗,三大爷在淮北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抗战结束之后,祁振忠被组织分配在黑龙江省,当公安干警。但是出于对家乡的思念,祁振忠坚决要求返回家乡,建国后不久,祁振忠放弃了公安干警的工作,回到了来龙,并一直务农。老年的祁振忠一直热衷于掇一条短凳,或坐在大树下,或坐在街角,给年轻人讲述他曾经历过的往事,他的故事讲了一天又一天,但是从来都没有讲完过。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