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社论 | 在新时代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27.12.2017  00:35

  在党的十九大擂响的新时代铿锵鼓点中,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关怀鼓舞下,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发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动员令。

  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央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与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形成激励人心的时代共鸣。党的十九大后,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视察工作就来到江苏,强调的坚守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乡村振兴、修复生态环境、加强基层党建等一系列问题,也都紧扣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回顾体会2014年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强富美高”“五个迈上新台阶”,实际上都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江苏的发展提出质量要求。江苏不仅要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而且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这是中央的期望、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须。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要牢牢抓住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做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八项重点工作。具体到江苏,我们必须高质量地完成这些规定动作,为全国目标任务的实现作出江苏贡献。不仅如此,我们更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勇于解放思想、善于抢抓机遇、强化创新引领、注重系统提升、坚持底线思维,以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开辟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让高质量发展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鲜明底色。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有正确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要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树立鲜明导向,优化制度设计,进一步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围绕“三项机制”,要建立科学指标体系,引导干部对照标准找差距、挖潜力、补短板、强优势;健全科学考评体系,以考评领方向、增动力、传压力;强化典型案例积累,使机制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推动全省上下形成敢于担当、比学赶超、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激起新时代江苏发展的最强音。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形象的展示、意志的体现、力量的凝聚,对于完成任务至关重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有良好的精气神,要有锐意创新的勇气,勇于担当、勇于克难、勇于创新;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突破一切障碍,履行探索、创新、引领的使命;要有蓬勃向上的朝气,有劲头、有活力、有气概,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保持实干苦干的劲头,砥砺新风貌、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今天我们正是按照总书记为江苏亲笔勾画的美好蓝图接续奋斗。如果说,“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胸怀境界,那么“功成必定有我”则是一种使命担当。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江苏,正在江淮大地上展现出浓墨重彩的现实模样。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