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服务社——吸毒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苏州实践

22.07.2016  08:36
  按:吸毒人员既是违法人员,又是病人,同时也是受害者,挽救、帮助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不仅能有效减少毒品需求、萎缩毒品消费市场,更是减少吸毒人员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创建平安中国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吸毒人员社会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8年,苏州市率先在全省注册成立了首家专业管理服务吸毒人群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NGO)——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组建了一支分布于全市各乡镇、街道从事禁吸戒毒和禁毒社会化工作的专业禁毒社工队伍,在各级禁毒办的指导下依法开展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帮教和社会面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市范围的禁吸戒毒三级管理服务网络,打造了“政府总体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吸毒人员管控新格局。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4万余名,其中社区戒毒1143名(执行率92.83%),社区康复450名(执行率97.11%),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1.2万余人,未复吸率为52.73%。苏州市连续多年在全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市禁毒办被评为全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少年维权岗,市自强服务总社被评为2008—2010年度江苏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及“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两个奖项、2014年国家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2015年初,被国家禁毒办授予“全国毒品预防教育模式创新单位”。2015年6月被国家禁毒委表彰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专业化队伍全覆盖

        400多名禁毒社工遍布124个工作站

        吸毒人员在经过强制隔离戒毒后,最终还是要回到社区,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面临社会嫌弃、就业困难的局面,要避免吸毒人员重蹈覆辙,必须要让他们远离“朋友圈”,身边要有“我们的人”。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措施登上历史舞台。苏州市探索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每20名吸毒人员配备1名社工,同年7月22日,率先在全省注册成立了首家专业管理服务吸毒人群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这一创举打开了吸毒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新局面。目前,苏州各市区都成立了自强服务社,下设124个工作站,共有400多名禁毒社工活跃于城乡一线,协助乡镇(街道)、派出所对吸毒人员实施管控帮教,全市已形成了以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市(县)、区自强服务社,乡镇、街道工作站为主干的三级社会化禁吸戒毒管理体系。

建章立制,规范到位

        市自强服务总社成立后,为加强禁毒社工队伍管理,规范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市禁毒办专门制发了《苏州自强服务总社关于当前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自强服务总社服务宗旨》、《禁毒社工工作职责》、《禁毒社工工作纪律》、《工作证管理办法》、《禁毒社工管理考核办法》、《禁毒社工信息安全保密规定》等规章制度,对总社、分社和禁毒社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工作纪律做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市禁毒办统一制作了《社区戒毒人员登记表》、《社区戒毒协议书》、《尿检委托协议书》、《跟进服务评估表》等相关工作用文书、表单,为有效、规范开展社区戒毒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严把培训关,提升软实力

        开展禁毒社工岗前培训班,囊括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并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签订“培训实习双基地”协议,相关院校为禁毒社工提供了社会工作专业化培训的平台,总社为院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及调研的机会,通过与社会学专业院校的合作提升了禁毒社工社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鼓励、组织全市禁毒社工报考“全国助理社工师和社会工作师考试”。目前,全市禁毒社工中有助理社工师59人,社会工作师24人,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各1人,大专以上学历282人,其中本科85人,硕士2人。

        强化物质保障 提升工作积极性

        2012年,以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出台及薪酬待遇提升为契机,积极争取禁毒社工待遇参照警务辅助人员并以市长办公会议纪要形式固定,解决了连续四年禁毒社工收入只减不增而导致的每年流失率大于10%的窘境。禁毒社工根据岗位职务分为干事长、站长分别享受不同的职务补贴,根据服务年限确定岗位层级、岗位档次及层级补贴,并保障社工福利待遇,年度绩效考核奖与年度考核实绩、职级岗位、专业资质等挂钩,解决了社工的地位性质、规范用工和待遇保障等问题。

        动态化管控全过程

        从出所到社区帮教衔接直到脱毒

        吸毒人员见面难、访谈难、尿检难,甚至“玩失踪”,一直是禁毒社工们绕不开的头疼事。虽说禁毒社工本着良好初衷去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但是在吸毒人员看来有人要“”自己,往往既不“领情”又不配合。“吸毒人员失控往往意味着复吸,他们没有钱买毒品,就会去偷去抢,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名禁毒社工说。

实施三级分类管理

        为了破解难题,苏州市禁毒办创新管控方法,对吸毒人员实施三级分类管理,即稳定对象社工帮、重点对象共同管、异常对象及时查。对稳定对象,由禁毒社工主导,社区民警和街道干部协助,以“帮扶为主,监控为辅”;对重点对象,由社区民警和禁毒社工逐一上门熟悉见底,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四位一体”帮教责任,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尿检,加强“监控、帮扶相结合”的动态管控和服务措施;对失去联系、逃避尿检、尿检呈阳性或者有吸贩毒嫌疑的异常对象,禁毒社工及时向社区民警反映情况,采取“监控为主,适时打击”的政策。

        针对辖区内长期人户分离而又必须列管,在其他辖区或者外地有固定住所或稳定工作的吸毒人员,首先按照《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规定》的有关要求,由民警和禁毒社工对吸毒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其次建立了统一的异地衔接制度,由吸毒人员户籍地管控单位与实际所在地管控单位及时进行工作移交,进行委托管理,并做好尿检、访谈、网上信息录入等工作,确保人户分离吸毒人员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帮教衔接“提前介入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吸毒人员脱管失控,减少“管控服务真空期”,积极探索开展以“提前介入”为主要内容的吸毒人员出所帮教衔接机制,市禁毒办、自强服务总社每周、每月定期、分批组织禁毒社工进入公安、司法戒毒场所与即将出所的吸毒人员提前接触,告知法律权利义务,建立信任关系,签订帮教协议,开展个案服务,定期与他们进行访谈,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解在戒毒过程中产生的抵触、负性情绪,并根据情况在其出所时进行接所,做好无缝衔接。吸毒人员戒毒出所后,禁毒社工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及时跟进;公安机关、自强服务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新出所人员行踪、工作生活现状、交往状况、有无复吸诱因或迹象,以便及时调整管控措施,为日后引导他们抵制毒品诱惑,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做准备。

        创新“4+X”帮扶模式

        禁毒社工协助服务对象办理社会救助

        由戒毒人员家庭成员、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禁毒社工四方成立工作小组,借力社区平台优势,结合不同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将服务对象的生活、就业、心理辅导、子女就学等实际生活困难纳入“X”作为辅助,与管控形成合力,在完成管控帮教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司法、卫生、民政、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形成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截止目前,苏州市禁毒社工共为2646名服务对象开展了“提前介入”工作,出所报到率从之前不足30%提升至98.72%,本地在册吸毒人员管控率达到94.71%,实现了戒毒、帮教的无缝衔接。

        关心关爱吸毒人员子女

        挽救一个吸毒人员,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增添一个和谐稳定因子。抱着这样的信念,社工们不怕跑断腿,磨破嘴,凭着良心、诚心、耐心和每一位吸毒人员及其家庭打交道,并尽其所能帮助有一技之长或有工作能力的戒毒人员找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真正回归社会。

        韩明是2008年上岗的第一批社工,在姑苏区自强服务社观前街工作站工作7年了。“许多吸毒人员把家庭拖垮,与家人矛盾很深。为了让吸毒人员回归家庭,只能耐着性子一次次上门,通过‘以心换心’的沟通,拉近吸毒人员与家人的距离,从而促进吸毒人员的改变。当家人不再拒绝吸毒人员,他们不再对我们抵触,自觉地接受禁毒帮助,看到这些变化,我们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截至目前,全市自强服务社共进行吸毒人员安置、帮扶活动835人次,解决就业652人次,申请办理低保220人次,药物维持治疗420人,与服务对象开展见面访谈次数累计26.6万人次,开展尿检工作9.3万人次,解决家庭矛盾400次。

机制创新出战斗力

        基础管控反哺打击涉毒犯罪

        管控涉毒人员和打击涉毒犯罪也是相辅相成的。社工顾师傅在为戒毒人员阿华尿检时发现其身上有伤痕,追问下得知因欠毒资被殴打。在顾师傅的规劝下,阿华同意配合警方工作,后来娄葑派出所据此破获一起吸贩毒案件,抓获吸贩毒人员5名,其中刑事拘留2人,缴获气枪5把。在苏州,像这样通过基础管控工作发现线索而破获的涉毒案件已占有一定比例。

        针对苏州市外来吸毒人员占比大的特点,在持续提升本地籍吸毒人员管控帮教质量的同时,苏州市禁毒办也在不断摸索外来吸毒人员的管控帮教模式。目前,全市纳入管控的外地籍吸毒人员已超过5000余人,实际尿检10000余人次,通过管控抓获了一批吸贩毒人员。

        打造青少年禁毒宣传新品牌

        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化、常态化

        苏州市禁毒办、自强服务社配合拍摄CCTV“毒战2014

        7年来,苏州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帮教等综合指标和发展水平均居全省前列,尤其在减少新滋生吸毒人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成效显著。中央电视台多次专题采访报道;泰国中央肃毒委员会、香港社工组织等业界同行纷纷来苏州考察学习交流。

        充分整合资源,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化之路

        联合团市委,搭建平台,由自强服务总社与“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开通“禁毒热线”,共同构建起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禁毒宣传阵地。同时,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携手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相互借力,连续4年开展“七彩夏日--防范合成毒品社区行”等系列禁毒宣传活动,在全市掀起了青少年学生学习禁毒知识的新高潮,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学生预防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市禁毒办还协调苏州各高校,以大学生为先导,禁毒社工作支撑,禁毒宣传为重点,面向在校大学生及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共同开展“大学生进社区”活动,净化了社会环境,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携手“五老”,创新青少年毒品预防关爱模式

        充分发挥广大“五老”成员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的丰富经验和重要作用,与“五老”禁毒志愿者共同搭建社会化禁毒宣传教育平台,创立了“五老”禁毒志愿者工作小组及“五老”禁毒宣讲团,积极帮助吸毒青少年戒断毒瘾、开展青少年重点帮教人员结对帮教、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等工作。“五老”禁毒志愿者老吴表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帮助、教育、引导他们是一件良心事,更是一件公益事,我一定会全力地干下去。

        2015年2月4日,省厅党委委员、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禁毒委副主任张跃进接受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有关禁毒会战的采访时说,新形势下的禁毒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理念,不能“就禁毒而抓禁毒”,必须谋划禁毒工作转型升级,做优禁毒工作顶层设计、做强禁毒专业队打击破案、做实派出所基础管控、做细社工帮教服务。四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推动新的禁毒工作模式发挥出越来越好的实战效果。

(转自中国禁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