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依据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依据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血脉,由国家正式确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既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又是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高校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起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公共课、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功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一种理论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形成青年学生的理性认同,然后是转识成智,转智成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功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社会实际,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加大教改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
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要求高校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知识的生产区和思想观念的辐射源,对于在全社会不同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典型示范的标杆作用。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力量,高校教师能否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高校乃至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带动广大青年学子身体力行,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立意高远。24个字凝练地表达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明确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指明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深入理解其丰富内涵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本之木,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批判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科学的扬弃;不是无的放矢,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高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