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留守之殇”不能只靠“妈妈回家”
繁华喧嚣的水泥森林之外,有需要给予特别关照的凋敝乡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能让留守女童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在儿童利益优先成为普遍共识的语境下,无论是家庭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不能以付出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广西8岁女孩独守100多平方米房子”“蚌埠2岁留守女童跌坐热汤锅全身50%烫伤”“瑞金一留守女童寄宿姨妈家遭猥亵”“鄂州3岁留守女童超市护栏上玩耍猝死”“湖南邵阳县‘无妈乡’追踪:如何留住孩子的妈妈”……这个暑期,不断有留守与伤害的消息跃入眼帘,新华社推出的“关心留守女童”大型多媒体公益系列报道,让驻留乡野的女孩受到普遍关注,她们的处境重重地戳中了我们的痛点。
人人都有追求好日子的权利。如今,越来越多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义无反顾地涌进城市闯荡,他们身后的大山深处,冷冷清清的院子里,留下老弱的长辈和幼小的儿童。和男孩相比,敏感懂事的女娃娃们“早当家”,瘦弱的身体承担起操持家务的责任,小小的肩膀扛着与这个年龄段不相称的生活压力。她们当中,有因自己马上要去乡里寄宿读初中,剩下妹妹独自在家而发愁的燕子;有独自生活在那栋单层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年仅8岁的菊子;有承担起照顾哥哥和弟弟的重担,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10岁的飞云。这些女孩在镜头前流下的眼泪提醒我们,繁华喧嚣的水泥森林之外,有需要给予特别关照的凋敝乡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能让留守女童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同样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因为没有成年人的照料与陪伴,孤独的日子,清贫的生活,寂寞的童年,留守女童的脸上写满忧伤,感到恐慌时无处诉说,劳累过度也只能坚持,胆怯、自卑、孤僻,成了扯不掉的标签,溺水、烫伤、车祸,种种意外伤害更有可能和她们不期而遇。这些和我们的子女身处同一片天空下的“特殊孩子”,过着和天真烂漫的都市儿童“不一样”的光景。女孩子们懂事的背后是生活的磨炼,与其夸奖她们坚强,不如说是隐忍,每一个“最美女童”的励志故事都惹人怜惜。
尤其令人愤恨又不忍的,是“留守女童”这几个字,还经常和“性侵”这个原始粗暴的罪恶联系在一起。由于缺乏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有效监护,加上孩子们年幼懵懂,无力自我保护,使她们成为一个容易受到性侵害的“重灾区”。近年来,性侵儿童案件不时见诸报端,类似“广西13岁留守女童2年内至少遭16人性侵50 次”“宁夏一村幼儿园12名幼女被老师性侵”的极端事例触目惊心,“谁能保护女孩们的安全?”是良心之问,也是底线之问。
童年是个需要呵护的年纪,留守女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付出的代价不仅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对家庭乃至社会,对当下以致未来,都有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都有抚养教育的责任。或许是考虑到母亲的传统角色和性别分工,或许是基于男性外出工作收入更高的算计,每每谈到家长的义务,人们习惯把切入点放在母亲身上,大声呼唤“母亲归来”,希望她们停止漂泊,也放下梦想,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抛开“妈妈缺席”有不堪忍受家暴的原因,有被拐卖妇女逃婚而离去,过度强调“母职”的性别责任,令其诉求被家庭利益湮没,变成习以为常的歧视而不自知,这在“爸爸去哪”“爸爸回来啦”等真人秀节目火爆的当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在儿童利益优先成为普遍共识的语境下,无论是家庭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不能以付出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留守问题成因复杂,有现实利益的考量,更有制度层面的羁绊,单凭父母或家庭的努力,很难有实质性突破。彻底改善留守女童的生存现状当然不能只靠“妈妈回家”,由于路途遥远和收入所限,正被热炒的“两天半大周末”貌似和农民工无关,如此短暂的陪伴也难以实现,尽最大努力避免家庭分离才是治本之策。政府有义务消除户籍壁垒,促成家庭整体移居,创造条件让“随迁子女”享受与都市孩子同等待遇,将医疗、住房等福利向外来人口放开。在此期间,有担当的媒体能做的,是多维立体地呈现,以增加留守女童的能见度。
骨肉团聚并承欢膝下,对孩子而言,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对父母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