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略减 研发活力依存——2015年南京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情况分析
2015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在营收出现减少、经济效益下滑的形势下,研发经费投入出现了多年以来的首次减少,但从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这一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指标观察,该比重较上年还略有提升,表明我市工业企业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依然注重创新投入,为今后更好地发展积蓄活力。
一、R&D经费投入情况及分析
1 、R&D经费投入总量微减, 投入强度略增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36.8亿元,较上年减少4.8亿元,降幅为3.4%,为近年来首次下降。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12%,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2 、 R&D 经费投入 减少的原因分析
(1)受企业营收减少和效益下滑影响
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2180.7亿元,比上年下降6.3%;利润总额为837.4亿元,比上年下降4.8%。受经济效益下行趋势的影响,企业在R&D经费投入方面相应减少,出现了3.4%的降幅。但由于R&D经费投入降幅分别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的降幅2.9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因此,R&D经费投入强度仍比上年有所提高。
(2)受个别重点企业经营布局调整的影响
个别重点企业2014年R&D经费投入约4.3亿元,2015年企业经营布局发生调整,将研发机构划归到总公司的其他分公司(非工业企业)管理,而不能在工业科技统计年报中得到统计。剔除该类情况的影响,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总额几乎与2014年持平。
(3)受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减少,新增企业质量不高影响
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有2714家,与上年相比净减少34家。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减少2家;中型企业减少13家;小微型企业减少19家。
二、企业开展 R&D 活动情况及分析
2015年,虽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总量微减,但有更多的企业投入了经费用于开展R&D活动。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比上年减少34家,但开展了R&D活动的企业数却比上年增加143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R&D活动的覆盖率为38.3%,比上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中型企业是开展R&D活动的主力,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R&D活动的比重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小型企业尤为明显。大型企业有85.3%开展了R&D活动,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有73.4%开展了R&D活动,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仅有30.0%开展了R&D活动,但比上年有明显增加,增长了7.2个百分点。
三、 R&D 人员投入情况及分析
1 、 R&D 人员数略减,其中研究人员增幅较大
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有760605人,较上年减少3.9%。拥有R&D人员54850人,较上年减少6.4%,占期末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仍属平稳区间。在R&D人员中,全职人员有39463人,较上年减少7.2%;参加项目的有49786人,较上年减少8.9%;研究人员有21756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23.7%。
2 、研发机构人员略减,但学历层次提高
2015年,受期末从业人员数和R&D人员数略减的影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拥有的研发机构人员数相应比上年略有减少,有51406人,减幅仅为0.4%。其中:博士学历975人,比上年增长2.6%;硕士学历7961人,较上年减少5.5%;本科学历27811人,较上年减少4.3%。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合计36747人,占企业研发机构人员总数的比重为71.5%,较上年降低3.0个百分点。
四、研发活动产出情况及分析
1 、新产品销售收入微降,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
2015年,受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影响,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136.1亿元,较上年减少6.9%。相应的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也有所下降。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1785.3亿元,较上年下降3.1%。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811.7亿元,较上年减少2.7%,但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4.9%,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 、研发成果丰硕,含金量持续提升
2015年,南京规上工业企业大力开展研发活动,研发成果数量和含金量明显提升,反映出企业研发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高,同时也反映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规上工业企业全年申请专利10441件,其中:发明专利4650件,占全部专利申请数的44.5%,该比重较上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有10770件,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已被实施的有4919件,比上年增长22.8%,占全部有效发明专利的45.7%,该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为299项,是上年的2.1倍。在研发活动中共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645项,增幅达42.1%。发表科技论文篇2904,较上年增长6.4%。拥有注册商标5125件,较上年增长8.9%。
五、研发活动呈现三大特点
1 、小型企业研发活力明显增强
在国家“众创”的浓厚氛围里,全市大力实施《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的意见》、《南京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5年南京小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力明显增强,呈现研发投入大中型企业由增转降,小型企业持续增长的新的变化态势。2015年,全市小型企业有2127家,开展R&D活动的有639家,比上年增长30.9%,开展R&D活动的比重较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669家,比上年增长36.3%,机构建有率提高了8.5个百分点。共建有研发机构774家,比上年增长27.9%。小型企业R&D经费投入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22.7%,占比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R&D人员投入14782人,比上年增长17.6%。
2 、研发机构数持续增加
研发机构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全市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1078家,比上年增加156家,增幅达16.9%。研发机构的建有率从2014年的33.6%,提高至2015年的39.7%。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为98.6%,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研发机构1361个,比上年增长12.9%。
3 、税收减免额增幅较大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是政府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而制定的两项科技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合计10.1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增幅达49.6%。其中,大型和小型企业增幅较大,小型企业减免税总额已赶超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为3.5亿元,较上年增长107.6%;小型企业为3.4亿元,较上年增长114.4%。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合计为15.4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增幅达14.7%。其中,大型企业5.9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中型企业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小型企业2.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以上数据表明,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更加充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比重降低
近两年,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均呈下降趋势,2015年减幅虽有所趋缓,但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仍显不足。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研发资金为3.8亿元,比上年减少0.3亿元,减幅为6.1%。其中,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企业资金为131.9亿元,占全部R&D经费内部支出的96.4%;而政府引导资金为3.0亿元,仅占2.2%,比上年减少约0.5亿元,减幅达13.2%。
2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不足
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源泉,但其本身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不易出成果,因此科学研究很难在企业里开展,企业更愿意把研发经费投入到开发新产品上。2015年,R&D项目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项目数量仅占0.2%。基础研究支出为13.9万元,仅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0.001%,可谓微乎其微;应用研究支出为8401.7万元,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0.6%,比重也很低,而发达国家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的比重普遍在15%以上。
3 、研发投入尚有很大增长空间
按照国际标准,研发投入强度为2%时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达到5%时企业在市场中才有竞争力。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则普遍达到2%以上。南京四大支柱产业(电子、石化、钢铁、汽车)R&D经费投入占全市总量的61.1%,其中三大产业R&D经费投入较上年有所下降,两大产业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市。2015年,石化产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74.8%,而 R&D经费投入较上年下降12.3%。受到经济效益下滑影响,钢铁产业R&D经费投入较上年下降32.4%;电子信息产业R&D经费投入较上年下降8.7%,R&D经费投入强度为0.98%,低于全市的1.12%。汽车产业R&D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较快,但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84%,也低于全市水平。
4 、企业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资源利用不充分
从开展的项目合作形式看,企业独立研究的研发项目最多,占全部项目的78.2%,而与境内高校合作的项目仅占6.3%,与境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的项目仅占5.9%,与境内其他企业合作的项目占6.0%。南京高校众多、科教资源丰富,但就目前企业与合作的研发项目数而言,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还不紧密,对南京现有科研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七、对策与建议
1 、稳定增加政府对企业研发的资金投入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压力较大,积极性受限。在经济整体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更加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在国外很多创新型国家,企业虽是研发投入的主体,但政府一直采取措施保证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使其保持稳定的增长。2015年,我市公共财政科技支出50.8亿元,占GDP的比重是0.5%,远低于发达国家1%的水平。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并应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的稳定增长,如与GDP同步增长,激发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2 、加强宣传,引导企业处理好经济效益与自主研发的关系
政府应加强宣传,帮助企业认清一个道理:研发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研发创新,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研发投入拉低了短期利润水平,但长远来看,积累的核心技术为企业避免了引进技术和设备的高昂代价,并将在未来赢得长期投资的回报。企业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导权,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华为过去十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丝毫不亚于谷歌、苹果等世界科技巨头,过去一年的研发投入甚至已经超过苹果公司。大量的研发投入带来了研发技术地位的重大变化,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件数远超过苹果向华为许可的专利件数,苹果已开始向华为支付专利费。
3 、关注支柱产业,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四大支柱产业不仅在工业总产值上对全市起到支撑作用,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是主力。政府应关注支柱产业的研发投入情况,可通过出台产业规划方案、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产销对路和高端产品上精准发力,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例如,南京熊猫实施创新驱动和市场导向战略,通过发力智能制造、跨界研发新材料,突破了核心技术和供给瓶颈,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利润的增长。未来南钢的金属产品将瞄准国防军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热点领域,曾经的黑色钢铁将变成光亮的、符合用户终端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4 、密切产学研合作,利用好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开展自主研发
国外主要创新型国家普遍把促进产学研合作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他们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立起国家或区域创新集团优势,如德国组成创新联盟,美国产学研各类机构互为补充,提高了产业整体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我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对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需求,积极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在研发项目、人才培养、新兴产业发展、创业创新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建立研发联盟,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融合,把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发展优势。在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企业可成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更可借助高校和独立研发机构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可借鉴“台湾工研院”、“日本产综所”模式组建推动产学研协作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撰稿人: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