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心酸办证”背后的责任观

13.07.2015  13:36

  “就是无果,真的是办得很心酸。”这是胡女士为将户口从昆明迁至成都,花了8个月时间后,无奈地向记者倾诉。经过媒体的曝光,胡女士的经历引发了不少的共鸣,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日前,云南省纪委通报了处理情况,多名涉事工作人员、相关责任领导已被处理、问责。

  改作风并非一日之功,相关部门的严肃处理,展现了对作风建设的重视。我们相信,这一案例将会产生持续影响,对于推进基层作风改进、便捷服务群众有着积极作用。但是,透视个案曝光的背后问题,特别是多个部门之间责任观的扯皮推诿,深挖其中的制度漏隙,反思如何釜底抽薪走出困境,其价值将更为深远。

  核心的一点,就是基层窗口部门的责任观跑偏。比如,开个荒唐的婚育证明,社区推给民政局,民政局推给派出所,派出所推给教育厅,循环往复成了死结。与以往不同,调查显示并没有明确的吃拿卡要,更多还是服务人员怕担责任,害怕万一出现了掌握不到的情况,自己会被追责。这不是为服务人员开脱,而是陈旧落后的规章制度,使得他们很无奈、怕担责、不作为。

  其实,大数据时代的“相互证明”本身就无意义。如胡女士吐槽的,几乎所有部门输入身份证号,便能获取她的婚育、户口信息,压根不用那“一张纸”的书面证明。可就是这“一张纸”带来的“免责”,让她像皮球一样被相关部门踢来踢去。因此,严肃问责必不可少,但在一事一议、一事一处理之外,也要看清制度的漏隙,尽快从技术上互联互通,终结荒唐的证明。

  由此反思简政放权,很多改革趟出了一条新路,可落到基层才发现,原有的证明办法、规章制度,还停留在过去时,还都是几十年前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办法。清理这些互相掣肘的陈规旧俗,让权力的边界、责任的内涵跟上“互联网时代”,迫切需要改革的最后一公里狠踩油门、落到实处。

  再者,举证责任同样需要破题。人民群众上门办证、办事,依法办事没问题,可不能总是敌对的态度、怀疑的初衷,要明确公民举证的有限责任。哪些必须公民本人提供,不妨一一列出,公示在墙上,剩下的需要政府部门举证的,那就要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协调好。事实上,一次网络点击、一个电话查询,完全可以搞清楚状况,避免群众跑冤枉路、操冤枉心,成本低很多。

  服务型政府,不仅服务市场、服务企业、服务资本,最根本的是要服务人民群众,让老百姓工作生活便利化。基层窗口部门略“麻烦”一些,广大群众便会轻松很多。所以,希望个案之外既处理人、又处理事,真正矫正“心酸办证”的跑偏责任观。(井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