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成企业发展短板
自2014年11月洛可可55°杯新品发布会开始,几乎一夜之间,各类山寨55°杯就迅速占领各大电商平台。继而,大量微信公众账号又以这款杯子为诱饵进行传播,转发集赞送“冒牌”55°杯的现象频现,一些公众账号直接售卖假货或者骗取邮费。
山寨品的泛滥和由此带来的对杯子质量的质疑都将洛可可置于舆论的漩涡中,给企业带来极大损失。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不法商家的盗版行为,LKK洛可可设计集团被山寨绝非偶然,前期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上市,也是造成55°杯悲剧的原因。
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下,创新成为许多企业的基本竞争力,而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然而,不少企业对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重视不多。
例如洛可可设计集团,在“55°杯”被大规模盗版前,公司内部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有法务部门。而且,时至今日,笔者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的商标查询系统发现,洛可可集团申请的“55°”商标,目前仍处于“商标注册申请中”的状态。笔者咨询的多位律师均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无法从商标法的角度寻求保护。
除此之外,对抄袭者的惩罚不到位也是不少企业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国内创新设计领域的侵权案件已屡见不鲜,许多盗版商家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条。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张琦向笔者表示,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行业的自律性不强,对于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而且,从惩戒措施方面,对企业的保护和对抄袭者的惩治并没有完善的机制。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在推出产品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广良称,“如果产品推出后遭遇盗版问题,也要及时通过法律渠道解决。”
据张琦介绍,我国经济近几十年的发展以“跟随战略”为主,因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起步较晚,国内不少企业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强。
但是不少知识产权界人士认为,不该对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失去信心,从近一两年的一些措施和案例来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比如,2014年,知识产权法院首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成立。在2014年底,《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文颁布,将知识产权定位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