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睢宁局着力助推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睢宁县农村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在该县沙集镇“淘宝村”的示范引领下,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底,全县共有网商7900余人,网店9230余家。仅2014年全县实现网销额近43亿元,其中沙集镇26亿元。为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在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睢宁工商局充分发挥登记注册、品牌培育、消费维权等工商职能作用,帮扶培育和规范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其不断做大做强。
一、工商助网商帮扶站+网络QQ群指导,线上线下全方位提供支持
针对网店经营者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状况,睢宁工商局于2010年在沙集镇东风村设立了“红盾助网商帮扶站”,将工商服务窗口前移,指派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打造集服务创业、品牌培育、强农惠农、消费维权为“四位一体”的“红盾助网商帮扶站”,为东风村网商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零障碍”服务,实现“网商不出门、办结工商事”。五年来,该帮扶站为东风村网商办理工商业务及义务协助办理其他事项2000余件。
睢宁工商局还安排凌城分局工作人员主动加入沙集电子商务QQ群、沙集网商家具交流群等沙集网商常用网络群,即时发布工商信息、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醒、指导办理各项工商业务,与网商在线互动,指导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商标申请、广告发布、合同管理、年度检验等业务。目前沙集镇90%以上的网商通过工商局在“QQ群”上的行政指导,学会了网上申请注册登记、网上申报企业年报、登陆官方网站查询商标信息等。
二、注重调查研究+科学高效帮扶,协助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难题
睢宁工商局在省市局的指导下,成立了网络经济发展与监管专题调研组。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登记注册、市场合同、商标广告、消费维权、理论研讨等业务科室人员,以及管辖东风村的凌城工商分局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到沙集镇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探索工商部门的服务、监管农村电子商务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调研组先后形成了《工商部门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济的路径》、《睢宁县“沙集淘宝村”物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工商监管的调查与思考》、《睢宁“淘宝村”网络经营消费纠纷调解情况分析》等调研文章,相关调研文章或被省工商局列入全省工商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或在省市工商行政管理研究杂志发表,或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
睢宁工商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帮扶和规范农村电子商务经济相关政策和措施,协助解决发展难题。2011年,制定了《睢宁工商局支持服务沙集镇东风村农民网络经济发展的工作意见》,制定了支持农民网络经济发展壮大的17条工商优惠措施。2012年开展了“党徽耀红盾 真情助网商”专题活动,针对网商发展资金瓶颈,加大与银行、评估中介机构的协调力度,帮助商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三年来共为沙集镇东风村网店经营者办理动产抵押16件,融资0.3亿元。指导实体网商注册各类家具企业222家,提供法律咨询258次、签订合同书60次,合同调解50起。推动网商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对申请注册商标的500多家沙集网商企业进行定期帮扶指导,对“乐思家”、“佳士君”、“韩尚轩”等300多件商标进行重点帮扶,指导申报知名、著名商标2件。该局还及时指导睢宁县个私协会出资注册“沙集”服务商标,无偿提供给沙集电子商务协会使用,引导网商在产品上使用“沙集+XX”子母式商标,既提升了“沙集”集体品牌效应,又通过沙集“淘宝村”提升了网店经营者的自有品牌。
三、引导诚信经营+“以网管网”维权,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经济长效健康发展
睢宁工商局指导网商行业协会建立网络经营诚信联盟,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增强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的意识。针对网销经营特点,该局联合县法院法官、律师等研商制定了网销合同示范文体,有效地预防合同欺诈,降低交易纠纷,帮助网商实现效益、声誉“双增效”。该局还倡导完善“网络经营信用评比机制”,对网络经营者进行信用等级评选。2014年,工商局联合商务局评选出2012-2013年度睢宁县“十佳网商”并在全县公示。
2014年9月,睢宁工商局指导凌城分局开通了“凌城工商分局”微信公众帐号,探索“以网管网”监管措施,提高维权工作效能。该微信平台不仅在线发布工商政策法规和改革信息,接受工商业务咨询,提供办照资料下载,受理远程消费纠纷投诉并及时反馈咨询和投诉的处理情况。同时还定期发布消费预警,详细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在网络交易中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具体包括实物与照片是否一致、物流费用承担问题、及时验货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卖家、及时保存相关证据、纠纷无法和解及时联系网络交易平台或直接向工商部门投诉等内容。该平台自运行以来,发布信息30余条,接受业务咨询26次,远程接受消费纠纷近20起,接收纠纷双方聊天记录、商品图片等电子证据50余份,通过调解,为消费者挽回损失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