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孙大勇”之谜

17.06.2016  17:12

  “学籍被顶”虽成历史 教训依然给人警示

  新华报业网讯 灌南县一名税务干部及其妻子、中学教师,近日被举报假冒学籍参加高考。16日,该县纪委有关人士表示,这名税务干部承认假冒学籍,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中考对应届生与往届生有不同的政策,假冒学籍曾很普遍,可能是由学校组织的。

  公务员夫妇被曝假冒学籍

  该县地税局科员孙大勇、灌南高级中学教师汪昌梅假冒学籍一事,由当地人赵长江实名举报。赵长江告诉记者:“县地税局的公务员、党员孙大勇,原名‘程如法’,在1992年冒用花园中学应届生孙大勇的学籍,参加高考前的预考及正式的高考。他考上一所财经学校,毕业后回到灌南,成了公务员。中学教师汪昌梅,原名‘顾春丽’,1993年冒用应届生汪昌梅的学籍,参加预考、高考。她从淮阴教育学院毕业后,先后在灌南多所中学任教。

  赵长江说,他曾与汪昌梅同事,当时就听说汪昌梅原来叫“顾春丽”,是高考前才改名的。他知道汪昌梅的儿子姓“”,原以为汪昌梅的丈夫姓“”,但今年初意外发现其丈夫叫“孙大勇”,后来又从其他朋友处得知,地税局的孙大勇原名“程如法”,是灌南县原花园乡人。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后,赵长江向纪委反映孙大勇夫妇假冒学籍。

  被举报者向纪委承认假冒

  灌南县纪委第五纪工委万书记说,灌南中学的汪昌梅不是党员,不属于监察对象,因此没有调查她是否假冒学籍,但地税局的孙大勇已经承认当年做假。

  15日,记者在灌南找到了“学籍被顶”的孙大勇。孙大勇说:“程如法跟我是初中同班同学,他哥哥程如桂还是我初二的班主任。前几年听人说起程如法改叫孙大勇,我才知道他顶掉了我的学籍。

  孙大勇告诉记者,他在花园中学读高中时主攻美术,专业课成绩不错,但文化课不行,因此只上了两年便离开学校。此后,他在供销社工作、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目前在花园开了一个家庭作坊般的木艺雕刻厂。

  个把月前,县纪委向雕刻厂孙大勇了解情况。“我如实回答,当年不清楚学籍被假冒。

  灌南一位退休教师张山峰(化名)告诉记者,他是顾春丽高三时的老师,“跟我读书时,她叫顾春丽,后来工作了,她告诉我,她不叫顾春丽,改叫汪昌梅了”。

  追求升学催生“公开的潜规则

  假冒别人的学籍参加考试,此后便以被假冒者的名字读书、工作、生活。他们为何这样做?是谁进行了不能见光的改动?

  多位受访者表示,不惜改名换姓,应是因为当年招考时,对往届生与应届生有不同的政策规定,改成应届生机会多、能占便宜。

  因为被举报的假冒事件发生时,灌南县属于淮阴市(今天的淮安市),灌南县纪委向淮安市纪委汇报,通过淮安市纪委从淮安市教育局找到当年的招考文件。纪委发现,当年高考预考,应届生按75%过线的比例划定分数线,而往届生过线的比例是25%,通过不了预考就没有资格参加高考。对假冒原因,万书记概括:“容易通过,保险一些。

  张山峰说,他并不清楚顾春丽具体是怎么改成汪昌梅的,但那个年代,有一些应届生弃考,往届生顶替应届生考大学、考高中,是“公开的潜规则”,在教育系统,像顾春丽这样冒用应届生学籍的,他知道的就有几个。

  至于参加中考冒用学籍,或许与当年一些高中、中专不招往届生有关。记者在灌南调查时,好几个当地人都说到同学、亲戚假冒学籍的事情。有人说,假冒很多应该与学校有关,“学校不帮你做假,你怎么操作”,对学校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升学率”。

  “可能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万书记也认为。他还补充:“地税局孙大勇说假冒学籍是老师叫的,当然也可能与他哥哥有关系。

  记者问,有没有向程如桂了解情况?万书记回答:“你要是调查他哥哥,他哥哥肯定说不知道。

  假冒学籍当真没有危害?

  万书记说,接到举报后,纪委找相关学校的校长、老师调查,但有的去世,有的记不清,而且原始档案找不到了,毕竟是24年前的事情。他认为,地税局孙大勇是自己考试的,跟别人考上了再顶替别人去上学还不一样,“不是性质多恶劣,也没有对真的孙大勇造成危害”。他假冒学籍时还是学生,学生肯定听老师的,而且当年他还不是党员,所以也不好处分他。

  那么,成为公务员后、入党时,地税局孙大勇有没有向组织汇报假冒学籍一事?万书记笑:“组织上又没问,要报告干什么?

  雕刻厂的孙大勇对记者说,“开始我对程如法假冒我学籍也无所谓,我没要考,人家也是凭本事考的。不过,他如果不是我同学,我也不会让他,毕竟这(学籍)是我个人的权益。

  赵长江并不认同纪委“不好处理”的意见。他说,他们虽然是自己考的,但从往届生“变成”应届生,不是变相侵害被假冒者及其他考生的利益吗?当年的学籍、户籍管理,到底存在多大的漏洞,有什么需要记取的教训,难道不需要调查清楚吗?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造假行为,因为年代久远,就可以不予追究?

  在灌南发生的假冒学籍事件,虽是历史问题,但依然警示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招考制度,加强学籍、户籍管理,堵住某些个人、组织造假之门,才能保证升学的公平、公正。

  本报记者徐冠英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