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一汉墓出土玉磬为古玻璃乐器 可与交响乐合奏
16.05.2015 12:11
本文来源: News.Jstv.Com
2009年,盱眙大云山汉墓轰动一时。汉武帝哥哥江都王刘非,不仅尚武,还酷爱音乐。当时,陵墓中出土的一套编磬在考古史上独一无二。这套编磬泛着绿色,看上去和青白玉差不多,摸上去凉凉的。这是宋代以前就失传的中国玻璃制品。
2100多年前,汉代皇室用的编磬是如何制造的?它能敲打出什么样的音乐呢?昨天,在南京博物院为二期工程建设最佳合作伙伴颁奖礼上,一套刚复原成功的大云山汉墓编钟编磬出现在南博小剧场。专家拿起木槌,现场演奏了一段贝多芬《欢乐颂》,声音清脆悠扬。
传说中的玉磬?
是中国古玻璃
4年多前,大云山汉墓出土的一套编磬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套编磬一共22件,最大的一件长69厘米,重11.3公斤。当时,编磬已经碎裂,泛着淡淡的绿色,摸上去还凉凉的,大家都以为找到了史书中记载的“玉磬”。
南京博物院找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东亚音乐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子初。王子初和清华大学的教授们把大云山出土的编磬进行了全面研究。“我们发现,是人造玉,并不是天然清玉。”给编磬拍CT的时候,专家们发现了有人工造成的气泡。说到底,是中国古玻璃。中国古玻璃发明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在汉代,这种玻璃工艺被牢牢垄断在宫廷中,也就是说,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玻璃制品。在当时,玻璃比玉还贵重。
由于玻璃制作工艺一直被宫廷垄断,到宋代,中国玻璃就失传了。之前,河北满城汉墓、广州南越王墓等墓中,也曾出土过小件的玻璃制品,但这么大的玻璃制品,还是首次。这说明汉代的科技已经很发达,说明汉代玻璃制造业,规模很大。
本文来源: News.Jstv.Com
16.05.2015 12:11
故
事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