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七大看点读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常熟模式”

03.08.2015  12:18

 

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南北之间实施的条件差距较大,治理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众对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加快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矛盾已迫在眉睫。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路,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逐渐走出一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的农村污水综合治理模式。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5%,设施建设质量和运行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已建成设施正常运行率超过90%,治理绩效位居全国前列,对于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有很好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2015年6月25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专程赴常熟调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对“常熟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农村治污的“常熟模式”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呈现出诸多看点。

看点一:“常熟模式”如何破题

2008年以前,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各自为政、不成体系”,治理设施建设存在“投资不足、管理不力、运行不善”等问题。一是治污设施少而散。设施绝大部分为各镇政府或行政村出资建设,在市级层面上缺少统一的规划作为指导,也没有相配套的财力扶持政策作为支撑,设施建设的盲目性大,且缺乏可持续性和连贯性。至2008年,全市9个镇仅建有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站6座,处理规模约4600吨/天。全市200多个行政村,基本没有上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仅建有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5套,处理规模2800吨/天,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不足10%。二是日常管理不到位。各地既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也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治污设备的实际运行效果无法评估。特别是分散式处理的管理较为薄弱,大多数镇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三是日常运行不规范。日常维护保养基本上是由所在村的村民负责,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大部分设施故障率较高,正常运转率偏低,污水治理的实际成效不佳。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从2008年开始,常熟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花大力气推进实施。工作中,坚持把农村污水治理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城乡一体、统筹治理”的工作思路,先后实施两轮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计划”,全方位推进城乡污水治理设施统筹对接。同时,结合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根据不同区域实际,分轻重缓急确定每年污水治理设施重点工程,做到有序推进、注重实效。针对以往农村污水治理多头管理、各自为阵、不成体系的情况,加强统筹协调,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住建部门行业管理范围,2014年又成立给水和排水管理所,从体制上理顺管理关系,为这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夯实了基础。

看点二:“常模模式”如何布局

从2008年开始,常熟市按照“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彻底打破县域内部行政疆界,城、镇、村统一规划,优化县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布局,不同的乡镇可以共用一个污水处理厂,经过经济性比较,将适宜纳管的村庄合并至城镇污水处理,对于不宜纳管处理的村庄因地制宜选择分散污水处理的方式。2013年,结合全市村庄布点规划的修编,进一步调整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建设规划,重点实施望虞河和阳澄湖流域整治、城乡黑臭河道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美丽村庄建设,明确必须在规划保留村庄内实施分散式污水治理,综合考虑了规划方式、近远期建设和投资经济效益等因素。

看点三:“常熟模式”如何建设

在建设模式上,常熟市明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负责、统一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类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高效推进。一是对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组建了国资性质的江南水务公司,统一负责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主次管网、提升泵站等集中式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从2009年起,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融资,还贷主要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常熟市按相同标准征收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处理费,并与向工业企业征收的排污费及从其他途径争取的污水治理资金合并在一起,专项用于城乡污水治理,较好地践行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原则。新建“周行、虞山、辛庄、东南、八字桥”污水处理厂5座,建设总规模8.5万吨/天,敷设污水主次管道438公里、收水支管1000多公里,新建提升泵站53座,全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总数增加到11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29.2万吨/日。二是对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项目,由各镇作为建设主体,建设资金80%为市政府统筹、20%为镇乡财力自筹,运行经费(不包括设备大修)由市财政100%承担,较好地保障了农村污水治理资金供给。各乡镇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技术选择原则上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由其通过统一设计,较好地规范了村庄分散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5年多来,累计投入约3亿元,完成448个村庄点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902个,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从15个提高到91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由10%提高到60%以上。

看点四:“常熟模式”如何管理

在组织管理上,常熟市基本确立了“县域统筹、乡镇负责、指导与监管并举”的统一管理体制。其中在市政府层面,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是主要的执行机构,负责统一规划、技术指导、行业监管。环保部门担负环境监管职能,并将环境及行业监管的结果与财政资金拨付挂钩。目前,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的业主,由各镇建管所按照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统一指导组织招标,按照市场机制实施农村污水治理。

看点五:“常熟模式”如何运行

深知建立长效管理和运行维护机制的重要性,常熟市确立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运行”的基本原则,对于“周行、虞山”等5座新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交由江南水务公司进行运行维护。此外,针对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分布广、运行维护需要一定技术支撑的特点,常熟市通过与中科院生态中心联合进行专项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标准和有效模式。特别是在运行维护上,常熟市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施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运行、市财政统筹支付运行费用、专业化服务公司负责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模式,并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监管系统,加强对公司化运行管理的有效监管。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保持在98%以上。

看点六:“常熟模式”如何固效

常熟市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水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与农村基础设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等衔接配套,提高设施运行效率,构建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新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治理效应,主要推进“五个结合”:一是与美丽村庄建设相结合,围绕“村庄建设风貌美、环境卫生整洁好、基础设施配套全、经济发展活力强、文化承载能力大”的目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对所有村庄实施了环境整治,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村庄环境日常管护机制。二是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相结合,高度重视原水安全,完成了尚湖取水口改造工程,在长江和尚湖两个取水口建立原水水质监测站,增加在线水质检测仪表,使长江原水检测项目达到11项、尚湖原水检测项目达到6项,建立起“在线监测、人工化验、生物预警”多位一体的原水水质监测体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与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相结合,重点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全市形成一个指挥中心、两个焚烧厂、35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000多座垃圾收集房、400多辆垃圾机动收运车辆、1万多名保洁员的格局,日均处理垃圾量达到1478吨,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保洁网络全覆盖、收集全量化、处置无害化。四是与重点流域整治相结合,积极推进阳澄湖和望虞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2013年以来,每年都排定相关区域内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按照处理率80%的目标规划布点阳澄湖水源保护区和望虞河沿线的分散式处理设施,高于其他区域20个百分点;至2015年底,可完成1.2万户农户的覆盖任务,并新建、扩建东南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结合城乡河道整治、水系连通调控,加快收水管网建设,加大截污治污力度,为促进城乡水环境持续改善提供重要支撑。五是与部门联动相结合,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就污水治理、污染防治、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形成推进合力。同时,切实抓好督察和评估,常熟市人大连续三年将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号议案”,持续加强对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水系沟通等重点工程的督促检查,有力推动这些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看点七:“常熟模式”如何升级

推进农村环境改善与污水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常熟市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改善与污水治理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县域农村污水统筹治理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常熟市还将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常熟模式”向“常熟行业技术”、“常熟设备产品”和“常熟培训服务”的转变和提升。进一步完善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模式,出台全市统一的技术参数、运行参数和质量标准,规范设备采购行为,保证新增设备的质量和运行效率,着力降低治污设施的吨水运行成本。进一步构建农村污水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对运行单位的选择确定、运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办法,发挥投用设备的最大效益。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在本地的转化,加快与日本久保田、中国北车、山东华腾等企业的战略合作,打造农村污水治理研发制造、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与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的合作,通过举办培训班,探索拓展合作新领域,不断提升常熟市农村污水治理效率,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村污水治理水平达到中等以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常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5年7月30日《中国建设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