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省委宣讲团昨日走进机关和高校

01.12.2015  11:16

  新华报业网讯  昨日,省委宣讲团分别为省级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干部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师生等开设专场报告会,宣讲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劼为省级机关干部作专题报告。徐劼围绕江苏“十三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结合省委提出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对中央和省委精神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长期在经济领域工作的徐劼指出,省委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体现很高的战略定位,非常契合江苏发展的实际。

  “宣讲中分析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切中要害,比如‘供给侧改革’,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但我们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消费外流,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报告会引发省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姜永发的思考,他说,省级机关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把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卫计委主任王咏红为300余名省级机关和省直部门离退休老干部作了专场报告。

  王咏红首先介绍了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随后重点讲解当前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进展,以及医改的趋势和体制建设情况。她指出,我省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践行中央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按照“七个更”的要求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特别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让江苏的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

  在场老同志们认真倾听,深受鼓舞。省发改委原纪检组长卢爱国说:“听了报告会,我感到非常振奋。现在我们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型、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有困难有矛盾,但我们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一定能迈上新台阶。”省教育厅原机关党委副书记巫晓峰在听完宣讲后激动地说:“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集结号,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关怀和新的要求。今天还特别讲了我们最关心的医改问题,听了以后心里更加亮堂,信心更足了!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楼报告厅,省委宣讲团成员、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徐康宁教授为该校4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坚持大发展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宣讲。

  徐康宁重点围绕“新常态”这一热词展开讲解,“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我们不仅要认识经济新常态,还要引领经济新常态。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即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把中高速明确为GDP6.5%及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体现党中央的胆略和担当。我们GDP总量已稳坐世界第二,基数很大,要实现6.5%的增长速度是不容易的,但这是讲究效益质量的6.5%,跟过去很不一样。”他说,习总书记为我省发展确立新坐标、新蓝图,江苏担负“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责任。江苏的发展目标将更多地体现国际视野和国际参照性,省里提出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的就是努力把总书记给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南信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周显信听报告时一直在记录,他深有体会地说:“徐教授的解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指出我们江苏下一步发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愿景提出了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张齐表示,听了徐教授的报告,对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识更加清晰。

  记者郁芬黄伟频萍张晨

原标题:

编辑: 周莉娜、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