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被“督促”回家的爸爸为我又去打工 纠结啊,该追求梦想,还是留住亲情?
盱眙向留守儿童父母发“督促令”满一年,扬子晚报记者再探访
这是本文主人公朱仕云唱歌的视频,歌名叫《最初的梦想》。可她现在,犹豫着最初的求学梦想是否还值得坚持。扫描二维码,听她最初的梦想,这个未来的主人翁需要你的鼓励。
父亲为了帮女儿赚学费又出门打工了,留守女孩朱仕云(左)和妹妹再次面临孤独。
朱仕云的父亲又出门了。 放学后帮亲戚放羊,是朱仕云和妹妹的“补习课”。 小姐妹自己做饭。 朱仕云教妹妹洗衣服,万一自己要去县城上学,妹妹就得独立生活。 如果上了好初中,父亲的压力会更大。你可能很难理解朱仕云的纠结:学习好真的是好事吗?
去年5月21日,扬子晚报率先报道了江苏盱眙法院向留守儿童父母发出了全国首张“督促令”,督促多年外出务工的父母抽空回到家乡,履行法定抚养义务的消息。今年儿童节前夕,扬子晚报记者来到盱眙,见到了去年被“督促”回到孩子身边的朱洋龙,他的回家让两个女儿感到很幸福。不过,为了赚钱实现女儿在县城上中学的梦想,他又要离家外出了。现实让女儿无比“纠结”:留住梦想,还是留住父亲?
通讯员薛寒明远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宋峤陈郁文/摄
归去来兮
“你看那个穿着粉色衣服看书的孩子,她是我们学校留守儿童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位。”盱眙县河桥小学校长朱鹏举指着不远处的教室,虽然正值课间休息,这位身穿粉色衣服的女生却还在埋着头看着书。
去年父亲被“督促”回家
这个女生叫朱仕云,有个刚上一年级的妹妹,在妹妹刚刚出生还没断奶的时候,妈妈就因嫌家里穷而出走,父亲朱洋龙只能外出打工。
父亲外出打工时,朱仕云刚上小学,一晃已经6年。这6年里,成绩优秀的她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一直担任班长。2013年,盱眙教育局专门给她颁发了“优秀留守儿童”的称号。
去年6月份左右,盱眙法院向朱仕云的父亲朱洋龙发出了“督促令”,朱洋龙当即就赶回家,在当地采石场找了份碎石的工作,每个月收入有两千多元。虽然工作非常辛苦粉尘也很大,但能和两个女儿在一起,朱洋龙还是安顿了下来。
“爸爸又出去打工了”
朱仕云的家里,昏暗,只有一张床和没门的衣橱。刚放学的朱仕云走进厨房,几分钟就将土灶点着,为妹妹做饭。看见有生人到来,小妹妹赶紧跑到朱仕云旁边,抓住姐姐的手,不时瞅一眼记者。
“你爸怎么不在家?”孩子的回答让人惊讶:“他又出去打工了。”
原来,盱眙当地最好的两所中学盱眙第一中学和盱眙附中都是民办性质,朱仕云应该都能考得上,但她的内心却很矛盾:一边想通过努力考上最好的中学,另一边又是一年超过万元的学费。
在家已经打工了半年多的朱洋龙告诉女儿:只要能考上,就一定尽力供她上学。于是,一过完年,听说常州能多赚钱的朱洋龙,再次外出打工。
临走前,父亲向亲戚借了3000元钱,给朱仕云买了辆电动车——从学校到家里接近10公里,爸爸不放心女儿。
父亲走了,朱仕云依旧矛盾,这个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是不是好事。因为一旦考上,不仅爸爸的负担会更重,而且妹妹要走上和自己一样的童年之路。有了这个到县城读书的愿望,她开始教6岁的妹妹洗衣做饭。
复杂的心境,在一场提前测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前,朱仕云参加了盱眙附中的提前测试,结果差了0.5分没有被提前录取。得知分数时,她难过得哭了,随后又觉得没考上也许不是坏事。
朱仕云的家附近,尽是崎岖的山路。两侧风景如画,但一片荒凉。这个从小孤独的孩子,想必仍在纠结。
记者手记
我曾不理解家长,现在更多是无奈
按照河桥小学校长朱鹏举的观点,朱仕云是留守儿童的代表。
朱仕云的父亲高中毕业,其实当年高考只差了两分落榜,最终只能依靠苦力养活两个孩子。在收到法院的督促令后,父亲立即赶了回来,可面对有可能出现的高额学费,父亲无奈之下,再次踏上打工路……
朱仕云,一直在挣扎着,要不要考上盱眙最好的中学,完成自己这些年努力的梦想。她想和爸爸每天在一起,可又不甘心自己小学六年的努力白费。她唱歌很好听,她唱了一首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让现场的记者和法官眼眶泛泪。
去年前往盱眙采访,心里是一种对留守儿童的怜惜,对那些抛下孩子外出打工、常年不归的父母的无法理解。而通过朱仕云和她父亲的故事,除了怜惜之外,还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6月,即将毕业。临别,面对家徒四壁的朱仕云和她的妹妹,我甚至不知道,应不应该祝她考上满意的学校……
延伸阅读
“督促令”发出后青少年犯罪率真降了
盱眙法院少年庭的庭长金刚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从去年5月21日发出首张督促令起,这一年,他们共发出了7份督促令。
盱眙关工委在今年给法院的报告中表示,一年来,25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数量明显减少。盱眙政法委书记高为淼在今年初的一次报告中表示,青少年犯罪率下降了13%,一举摘掉了全市青少年犯罪重点县的帽子。2015年5月的统计,盱眙25岁以下留守青少年犯罪比例从34件,下降到了16件。
河桥小学的校长朱鹏举表示,法院督促令在学校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父母中有的一方回到了家乡打工,有些实在回不来的,增加了和孩子电话沟通的次数,有一些孩子,以前一年都不和父母通电话,而如今几乎每周都会接到父母的电话。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