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摸得着盯得住 江苏创新模式解决执行领域顽瘴痼疾
新华网南京7月13日电(虞启忠)赢了官司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判决书就成了一张“白纸”;申请强制执行,却遭遇到法院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不规范执行等问题……法院执行事关政法机关形象和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执行领域顽瘴痼疾整治,是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的重要任务,也是动真碰硬、触及要害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法院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效。
今年以来,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江苏省各级法院立足“854模式”迭代升级,变革执行办案模式和执行管理模式,坚持猛药治病和固本强基相统一,切实推动解决执行领域突出问题,仅今年上半年已执结案件35.1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2.63亿元,初步形成“更快、更强、更高”的现代执行体系。
据江苏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局局长李玉明介绍,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升级版既是服务法官办案的平台,也是落实制度机制的平台,同时是院长、局长进行执行案件监督管理的平台。新的执行体系由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案件“中间库”和执行事务中心三个功能模块组成,全面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全面推行便民、利民的执行事务一站式服务,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效。
江苏法院执行领域改革发布会现场
看得见:执行“办案无纸化”,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据了解,新执行体系中,执行案件办理过程所有纸质材料一经生成,立即集中扫描为电子卷宗引入办案系统,纸质卷宗全部进入新建立的“中间库”集中管理,使电子卷宗与纸质卷宗同步生成,实现执行过程全程留痕。
在法院内部,各流程节点再无纸质卷宗流转,指挥中心与办案团队共建共享共用电子卷宗,外出办案再也不用带纸质卷宗,从移动终端上就能看见案件全过程。原先是“卷宗在谁手里谁干活”,现在可以几个人使用电子卷宗同时干活,办案流程由“串联”变为“并联”,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案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在“微执行”小程序中随时了解案件进程、提供执行线索,及时与办案法官联系沟通,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执行立案信息、执行案款到账信息由系统自动向申请人发送短信,主动公开案件进展情况。
“通过执行案件‘中间库’建设,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信息共享共用,使执行案件办理实现规范化、执行管理实现可视化。”江苏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成说。
摸得着:“执行事务中心”实现“执行一站式”服务
“以往执行工作由承办人‘一人包案到底’,新执行体系下,承办人‘一人包案到底’转变为以执行法官为主的‘执行团队’分权集约办案,执行法官从无事不包的‘郎中’转变为‘主治医生’,只承担研判案情、制定执行方案、现场执行等判断性、核心性的工作。”江苏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成介绍说,执行事务中心实现执行事务办理定人、定岗、定责、定时限、定标准,大部分执行事务不需要再预约执行法官,在事务中心窗口即可当场办理,让当事人办事“有人”。执行事务中心设立执行立案窗口与执行初次接待窗口,第一次来法院申请执行的老百姓在立案的同时,就能够与集中初次接待的法官进行沟通,让当事人心中“有底”。
执行事务中心还设置集中接待来访与集中接处举报电话场所,由执行局负责同志亲自坐镇,当事人来到执行事务中心,即使找不到案件承办法官,所反映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处理,让当事人投诉“有门”。
江苏省法院执行裁判庭庭长朱嵘介绍,江苏省法院、各中级法院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 “854模式”,强化对辖区内法院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执行线索举报电话即“执行110”全部向社会公布,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接到执行线索举报,可调度全省执行力量从近从快控制被执行人或其财产。目前从接到举报到下达指令,再到出警查控,时间最短只需10分钟。建立协同执行平台,通过远程指挥平台进行实时远程指挥和全程记录,强化各级、各地法院合力攻坚骨头案,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组织协同执行93次。
通过“三统一”,以往各地法院各自为战的旧有模式得到改变,市域乃至省域辖区内法院的执行信息相互沟通、执行行动相互配合、执行工作步调一致等方面更加得力,形成了全省执行“一盘棋”,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